-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部手术切口的改良缝合在 基层医院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腹部手术切口的改良缝合在 基层医院的应用
罗飞鹏
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外四科 云南 保山 678000
【摘要】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的缝合方法、优点以及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年7 月-2012年12 月。使用改良缝合方法225 例,其中上 腹部手术120 例,下腹部手术105 例,急诊手术56 例。结果 225 例病例中其中5 例患者由于肥胖出现脂肪液化,另外4 例患者由于急诊手术,腹腔感染重,出现 切口感染导致切口裂开,二期缝合后愈合。其余均为一期甲级愈合。结论 腹部手术切口改良缝合能够明显降低手术后脂肪液化及术后切口感染的并发症,在基层医 院中使用可以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关键词】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基层医院。
传统的腹部手术切口关闭方法为用丝线单纯间断缝合,由内到外 分别为缝合腹膜、腹白线或腹膜与腹直肌后鞘、前鞘,皮下脂肪与皮 肤等四层。但此种方法缝合、暴露时间长,在皮下遗留许多线结,直 接影响切口愈合。尤其是Ⅱ类切口或感染手术、低蛋白血症、腹水、 糖尿病及晚期癌症患者最为明显。作者于2010 年7 月-2012 年12 月 将此关腹方式用于患者,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5 例病例中,男性123 例,女性102 例;年 龄18-65 岁,平均年龄24 岁。其中上腹部手术120 例,下腹部手术 105 例,急诊手术56 例。Ⅱ类切口169 例,Ⅲ类切口56例。最短切 口12cm,最长23cm。
1.2 缝合材料 以上225 例患者均使用国产华利康可吸收缝线连 续缝合。
1.3 缝合方法 首先用中弯血管钳提起切口四周腹膜,用1-0 华利 康可吸收缝线从切口一端缝合打结,保留10-15cm 线尾,助手提起 缝合线,术者边缝边缩紧缝线,每缝合4-5 针后再予以4 号线加强缝 合一针,直至全部关闭腹膜。然后从切口另一端反方向连续缝合前鞘, 将前鞘完全缝合后与原线尾牢固打结。检查前鞘缝合满意,如患者脂 肪较厚,用中平镊剔除可能会坏死的脂肪组织,清洗手术切口,皮下 脂肪较厚者用0 号线缝合皮下层,4 号线间断缝合皮肤。如果患者感 染重或者术前存在低蛋白血症者皮肤予以加用外张力线缝合。
1.4 结果 本组使用该缝合方法225 例,其中5 例由于肥胖术后皮 下出现少量脂肪液化,经换药后痊愈出院;另外4 例患者由于急诊手 术,腹腔感染重,出现切口感染导致切口裂开,二期缝合后愈合。
2.讨论:
3.1 切口愈合机制及影响因素 切口Ⅰ期愈合条件为组织缺损少、 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缝合或粘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这种伤口 中只有少量血凝块,炎症反应轻微,表皮再生在24-48h 便可将伤口 覆盖。肉芽组织第3 天就可以从伤口边缘长出并很快将伤口填满,5-6 天胶原纤维形成(此时可拆线)[1],约2-3 周完全愈合,留下一条线 状瘢痕。其影响因素与年龄、营养状况、内分泌、感染与异物、局部 血液循环、药物、神经支配、电离辐射等有关。与手术操作相关的常 常为缝合对局部血液循环和线结的影响。
3.2 传统关腹方法 传统腹膜前鞘都是使用7 号丝线间断缝合, 缝线粗,线结大,线头残留过长,尤其是污染手术、Ⅱ类切口、肥胖、 低蛋白血症、腹水、糖尿病、对异物反应比较敏感的患者,易发生切 口排异反应感染,产生窦道。丝线缝合腹膜使壁层腹膜产生无菌性炎 性反应,组织充血水肿,内面不光滑,最容易发生切口下肠管或大网 膜粘连[2]。Menzies 提出,机械性损伤、组织缺血、异物刺激及炎症 等导致的浆膜损伤是腹膜粘连形成的主要因素[3]。间断缝合腹膜切缘 出血渗出或粗糙面与内脏接触而发生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术中严格无 菌技术操作,动作轻柔,仔细止血,切除坏死或失活组织,消除死腔, 对切口一期愈合也非常重要。
3.3 本缝合方法优点 ①关腹快捷方便,对组织损伤小;②连续 缝合内面严密光滑;③无线结异物反应;④可吸收线抗拉力张力强不 易断开;⑤连续缝合腹膜及返回连续缝合前鞘与原线尾打结使腹膜与 前鞘直接接触紧密,避免存在空腔减少切口积血;⑥肥胖患者脂肪层 剔除可能会坏死的脂肪组织,避免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即使液化,也 是局部少量液化;⑦患者感染重或者术前存在低蛋白血症者皮肤予以 加用外张力线缝合,可明显减少Ⅲ类切口术后并发切口感染。
基层医院面对的患者基本上来自农村,虽然现在新农合报销比例 越来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重洲FT-7800R中文完整版操作手册(装订版).pdf VIP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 案例知识点 总结记忆口诀 顺口溜 联想记忆方法.docx VIP
-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护理.ppt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测评物理试题(含答案).pdf VIP
-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综合评价分析.pdf VIP
- 转体施工跨既有线评审方案.docx VIP
- 2024年延长石油集团笔试题目含答案.docx VIP
- 精神科常见疾病的护理ppt.pptx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自编题目.doc VIP
- 2025年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