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注射剂质量与安全性问题的探讨材料(简单)
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与安全性问题 探 讨 中药注射液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提取出有效成份或物质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无菌制剂。 中药注射液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点,能较好地发挥中药治疗急病重症的作用。灯盏细辛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等,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并显示出很好的,甚至化学药无法达到的治疗效果,中药注射液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药现代化的水平,对于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方法的发展 1、历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注射液品种情况 药典版次(年) 收载数目 质量标准项目简介 1963 1个(盐酸麻黄碱注射液) 按化药管理 1977 23个(多为单方制剂如汉桃叶注射液、毛冬青注射液、空心连子草注射液、丁公藤注射液等,也有少量复方制剂如银黄注射液等) 检查项: 19个采用理化鉴别,2个采用薄层鉴别; 含量测定项: 10个采用分光光度法(比色法),4个采用滴定法; 极少数品种有热原、溶血检查等 1985 1个 (盐酸麻黄碱注射液) 采用理化鉴别,滴定法含量测定 1995 1个 (止喘灵注射液) 采用理化鉴别及薄层鉴别,有异常毒性检查及含量测定(采用滴定法和薄层扫描法) 2000 2个 (止喘灵注射液和双黄连粉针剂) 都采用薄层鉴别,除制剂通则要求的项目外,还有树脂,鞣质、草酸盐、蛋白质、热源等有关物质检查项、炽灼残渣、不溶性微粒、重金属与砷盐、蛋白质、溶血、钾离子、异常毒性、高效液相或分光光度法测定(一个含量测定项) 2005 4个 (止喘灵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清开灵注射液和灯盏细辛注射液) 除制剂通则要求的项目外,重金属、砷盐、溶血与凝聚、异常毒性、热原及两个含量测定项目,(用法)注意等。 注:除药典收载的品种外,部颁标准还收载中药注射剂70多个品种。从1985到目前国家约批20多个中药注射液新药。 二、对现代中药注射液质量控制的认识 1、目前中药注射液质量控制项目的内容分析 “安全”、“有效”、“可控”是药品研发的基本要求,目前中药注射液的全检包括十多个项目,这些检查项目的设置,为中药注射液的可控性提供了前提保证,为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奠定了基础。现将相关项目简要分析如下。 质量标准项目 现行要求 意义 性状与色泽 性状应符合规定,同 一产品批间色差不得 超过2号,且同一批 产品不得有色差 控制产品生产工艺,保证成品批 间均一、稳定。 鉴别 符合规定 保证所用原料符合要求。 pH值 为4-9之间,且同一 品种范围不超过2 与人体血液pH 值相适应,保证成 品的均一性。 蛋白质 不得检出 避免引起过敏反应,保证成品的 安全性。 草酸盐 不得检出 草酸盐进入血液可使血液脱钙, 产生抗凝血作用,甚至引起痉 挛,还可生成草酸钙,可相起血 栓现象。 树脂 不得检出 避免该类物质进入人体后与心肌 细胞结合引起心律失常,诱发并 加重心力衰竭。除去大分子物 质,避免过敏反应,避免引起给 药部位硬结、肿胀现象 鞣质 不得检出 质量标准项目 现行要求 意义 备注 钾离子 不得超过40微克 避免患者使用过程中引起的疼痛,血 钾偏高,造成电解质平衡失调。 重金属与砷盐 重金属:不超过10ppm;砷盐不超过2ppm。 避免患者使用后重金属中毒 溶血与凝聚 不得出现溶血和凝聚 避免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对血管、 肌肉的刺激性,避免红细胞溶血和凝 聚现象及毒性反应。 有的品种仅有溶 血检查 刺激性 应符合规定 异常毒性 应符合规定 热原 应无热原 避免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外来微生物引 起患者发烧、染菌等现象。 无菌 应无菌 可见异物 不得超过限度 检查成品中是否因制剂过程中引入外 来杂质。 装量差异 应符合规定 保证产品剂量准确,疗效稳定可靠。 指纹图谱 应符合规定 控制产品的均一性、稳定性和可控 性。从而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 新药必须有此项 总固含物及可测成份的 百分比 应符合规定,且可测成份 应不低于固含物的20%或 25%(以有效部位投料的 为70%或80%、) 保证产品的有效、均一、可控。 含量测定 应符合规定 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稳定。 2、对中药注射液指纹图谱标准的认识 中药注射液指纹图谱是指对中药注射液适当处理后,采用色谱、光谱以及联用等仪器分析方法,得到的能表征样品化学组成特征的组分群体分析图谱或图像,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化学鉴定手段。 中药指纹图谱质控技术是中药质量标准现代化的突破口,将现代分析技术的优秀成果与中医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