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藏汉族上消化道出血比较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藏汉族上消化道出血比较分析
刘超
  (西藏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消化内科  四川成都  610041)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102-02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Tibetan and Han nationality   Liu Chao.
  Tibets Hospital in Chengdu Office , Gastroenterolog, Chengdu  610041, China
  西藏高原海拔高,大气压及氧分压较低,居住在西藏高原人群持续受到缺氧影响,而世居藏族适应于低氧环境,而移居汉族则会发生一系列高原性生理和病理反应[1]。高原低氧环境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症候的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藏族和汉族间表现出明显差异[2]。汉族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与高原缺氧有密切关系。我们对105例高海拔西藏高原地区汉藏族上消化道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生活在西藏3700米以上海拔的病人105例,其中世居藏族(藏族组)53例,移居汉族(汉族组)52例。男性82例,女性23例。年龄34至73岁。纳入标准:呕血,大量便血后血红蛋白低于90g/L或红细胞压积降至28%以下者。
  1.2 方法
  均由胃镜或手术证实出血病因,通过上消化道手术和胃镜观察汉藏族上消化道出血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西藏高原急性上消化出血的病因分类如下
  胃溃疡42.9%、十二指肠溃疡22.3%、急性胃粘膜出血16.0%、门静脉高压伴食道下端胃底曲张静脉破裂6.3%,其它病因所占比重甚少,未见胆道出血。
  2.2 急性胃粘膜出血在藏族组中占9.8%,汉族组达23.5%,居本组出血病因的第二位。
  3.讨论
  西藏高原急性上消化出血的病因最主要是胃溃疡,其次是十二指肠溃疡,第三是急性胃粘膜出血,第四是门静脉高压伴食道下端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其它病因所占比重甚少,未见胆道出血[3]。溃疡病无论藏族组或汉族组均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病因,但是藏族组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而汉族组则相反,十二指肠多于胃溃疡。急性胃粘膜出血在藏族组中占9.8%,汉族组达23.5%,居本组出血病因的第二位,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者中,急性胃粘膜出血的比例尤高。饮酒、疲劳和感染常为诱发因素。胃镜下可见胃粘膜明显缺氧性改变和急性炎性病变,出血来源于胃或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的浅表溃疡或糜烂,多属于应激性溃疡。门静脉高压伴食道下端胃底曲张静脉出血在藏族组和汉族组中都在8%以下。汉族组中有1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伴静脉血栓形成致脾胃区门静脉高压,该病在平原地区罕见。其临床表现为脾脏增大和食道下端静脉曲张。
  汉族特别是伴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者则可见到某些高原缺氧性改变,大网膜及肠系膜血管高度扩张呈紫红甚紫黑色,胃肠粘膜弥漫性充血,锵血、糜烂、点状出血及多发性浅表溃疡。病理切片毛细血管扩张、增生及微血栓形成。以上病理改变的机制可能是:持续缺氧作用下红细胞代偿性增生使血流浓稠,血粘滞度增大、血流速减慢产生微循环障碍,组织无氧代谢增加,乳酸等酸性中间代谢产物堆积产生酸中毒,另外缺氧影响细胞能量代谢,从而使胃肠粘膜屏障作用减弱,在物理、化学、感染或神经精神因素作用下易于形成炎症、溃疡。缺氧还可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加上毛细血管扩张和增生,形成上消化道粘膜出血倾向,而且出血量大和不易制止[4]。
  上消化道出血合并休克,藏族组为26.2%,汉族组为68.6%,藏族组明显低于汉族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藏族对缺氧耐受力强,急性失血后通常都表现出良好的代偿力而不出现衰竭,临床上血红蛋白降至5.0g/L未经任何处理生命体征变化不大甚至还能步入病房者屡见不鲜。这由于藏族世代居住高原低氧环境,经过长期自然选择,机体发生顺应性改变,心肺功能增强,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增加,毛细血管密度增加,促进氧在组织中的弥散作用,细胞内能代谢的酶系统效能增加[5]。汉族对缺氧耐受力差,一般都有程度不同的高原适应不全,肺动脉高压、左心功能降低,微循环障碍等反应。急性失血加剧供氧障碍容易导致循环功能失代偿,而发生休克。
  藏族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原则基本上与平原地区相同,只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一单元+写话:注意说话的语气(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写话能力提升(统编版).pptx VIP
 - 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观.ppt VIP
 - 关爱保护未成年人.pptx VIP
 - 实践党创新理论“三个境界”.doc VIP
 - 企业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化工工艺安全管理规定.docx VIP
 - 数电模电完整版练习试题附答案.doc
 - 企业设备、建(构)筑物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技术指南.pdf VIP
 - 2020 电工装备供应商数据采集及接口规范第1部分通用部分.docx VIP
 - 《画出你的想象》教学设计4-10画出你的想象-二年级上册美术.docx VIP
 - 心理卫生 mental health.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