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德化碑》的文学意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诏德化碑》的文学意蕴   南诏德化碑,史学界首推为云南“第一大碑”。它所具有的重要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已为人们认识。而关于其文学价值的研究还很鲜见。      一、德化碑的写作背景      唐代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矗立在大理太和城的德化碑,体量巨大,碑文洋洋洒洒由3800多字构成,纪史和叙述严谨、有着非常娴熟和很高的汉文水准。碑阳的文字共分七段,记载了碑文的主体,碑阴雕刻的内容是南诏王对文臣武将的赏赐。   通读碑文,可以看出撰碑者对汉文化非常精通,遣词造句有着很高的政治、历史视野,并且非常熟悉唐朝与南诏的关系。当时,南诏还被中原王朝的“正史”视为“列国”之一的地方政权,字里行间,仍表达出当时“大中国”与各藩国之间“统与分”的古代国家形态。碑文既说明了南诏国的相对独立性,又表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多元一体的特点,始终将中华民族的血脉与文化奉为至高无上。由此看来,碑文不是出自于一般写手,而是出于南诏王室的重臣。   南诏国的真正形成,是在公元738年皮逻阁统一“六诏”之时。此前,洱海区域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形成了六个大的部落集团,即史上所载的“六诏”,各诏相对独立,又有联系。《蛮书》说,它们之间有着婚姻关系,从大的文化视野来看,这“六诏”也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所以,“六诏”的统一,既是蒙舍诏率先崛起和扩张的政绩,也是当时洱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由于蒙舍诏得到唐王朝的支持,一代枭雄皮逻阁最终完成了古代大理地区的统一大业――“六诏”一统归唐。   但“六诏”合一以后,南诏与唐王朝之间的许多矛盾仍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主要是唐王朝派遣的一批内地官员章仇兼琼、竹灵倩、李宓等未处理好与南诏及东爨的关系,给唐王朝奏报不实之词,并激怒了南诏和东爨的反抗。再加上唐王朝与吐蕃、南诏之间长期存在许多纠葛。复杂的政治、军事局面最终导致唐与南诏的两次天宝战争(公元748年―751年,公元754年)。后来,到了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才以“苍山会盟”为标志,唐与南诏又重新和好。   德化碑的碑文,是在皮逻阁已经去世,其子阁逻凤继承王位后刻立的,所以碑文大大歌颂了阁逻凤、凤伽异两父子的丰功伟绩。据目前研究,碑文的作者本是唐王朝的官员“西泸令”――郑回,郑回是南诏攻击川西一带时掳掠回的汉地官员,并赐姓名为“王蛮利”,南诏尊敬他的才能,便奉郑为清平官(宰相),并辅助皮逻阁、阁逻凤、凤迦异祖孙三代,而且是阁逻凤、凤迦异的老师。郑回给南诏带来内地先进的汉文化,深得南诏王室的器重,所以此碑出自郑回之手是可能的。今天我们通读碑文,富有大唐文化的风范,其深邃的文思,典雅的文体,通畅的语法,文字的节奏美感,的确是西南地区其他古代碑文所无法可比的。      二、空灵飘逸的叙事风格      从文字欣赏的角度看德化碑碑文,作者在撰写碑文时独具匠心,通篇不乏显示作者的笔力厚重和潇洒之韵。   我们来看碑文的第一段,即文章的开篇是这样写的:“恭闻清浊初分,运阴阳而生万物,川岳既列,树元首而定八方。故知悬象著明,莫大于日月;崇高辨位,莫大于君臣。道治则中外宁,政乖必风雅变。岂世情而致,抑天理之常。”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每篇的开启和破题、决定着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基调。碑文第一段的头几句,写作的方式运用了“兴”的手法,结句流畅,作者用哲学的思维,贯穿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辨。文章为南诏的崛起,南诏王阁逻凤、凤伽异为人君主的“注定”,从天理人伦的角度铺垫了“非南诏王莫属”的观点,从而为碑文下面的内容表述埋下了回旋的余地和拓展的空间。   再如碑文的第六段,从“我王气受中和”之句起,用大量的篇幅歌颂了阁逻凤的丰功伟绩。但作者没有详尽地罗列数字,而是用洗练的语句来归纳和讴歌南诏王的功业:“才出人右,辩称世雄。高视则卓尔万寻,运筹则决胜千里。观衅而动,因利兴功。及协神衷,有如天启。故能拔城挫敌,取胜如神。以危易安,转祸为福。绍开祖业,宏覃五猷”。接下来描写南诏国境内国泰民安的景象,同样运用了很优美的句子来描述:“遏塞流潦,高原为稻黍之田;疏决陂池,下隰树园林之业。易贫成富,徒有之无。家饶五亩之桑,园贮九年之禀。”这样的写法,既使人顿生飘逸的美感,又保留有一定的遐想空间,既真实又不虚妄,碑文宣扬南诏王的功绩巧妙地寓于侧面描写之中,可谓独具匠心,文章的立意和才华确实一般写手不能所为。使人读后感到许多句子空灵、飘逸,但又不显空洞和过分张扬。碑文的思想性通过艺术性完美地表达出来。      三、骈体述史的洗练笔法      南诏德化碑作为记载阁逻凤、凤伽异两代君主的历史,免不了用大段的文字叙述南诏王的功绩,表述与唐王朝、吐蕃和中原王朝派驻边疆汉吏们的关系,最终的目的是想表达南诏与唐交恶的过程是“不得已”的事。我们在通读一千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