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诵读精彩语段研究品味语言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诵读精彩语段研究品味语言
◆ 刘素艳 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第二初级中学 256206
人们历来认为,真正的语文能力就是语言能力,真正的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教育活动。可以说,研究语言、品味语言是语文课的关键。学生通过精彩语段的反复诵读,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发展语言的连贯性,领悟语言表达的规律性,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一、推敲关键词语的精当
很多文学作品之所以传世,是因为语言使用得精当。我们学习文学作品,欣赏精彩语段,也可以从品味关键词语着手。当然,文体的不同,语言的特点也不同。如诗歌语言的凝练形象,记叙性语言的生动具体,说明性语言的准确生动,议论性语言的严密准确等,各有特点。品味语言便可从品味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入手,体会作者遣词用语的匠心。
《早梅》中“墙角一枝梅,凛寒独自开”,作者最初作“数枝”,就不如这“一”字更能表现梅开之“早”。这个“一”字,形象地写出了梅花傲然独立的品性。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中的动词“穿”“向”的运用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穿”极为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想象中返乡时船行的轻快和峡窄流急的情态,若改为“越”或“过”,就无法体现这一情态;“向”则表明诗人已从水路转到陆路。进而表现诗人在胜利后返乡的心切。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里写道,“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般情况下称花为“朵”,这里怎么称为“髻”呢?我们读罢,可以想象一幅画来,便觉得树尖被白雪覆盖,树的样子确实像扎着发髻的女人,这个“髻”,便是拟人化了,形象描绘了树的娇态与神韵,流露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烈日暴雨下的祥子》中的环境描写,我就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感悟作者的描写技巧。例如,对第二段的烈日的描写,我让学生自己先朗读课文,然后找出作者描写特别生动的句子,再说说它们为什么生动。有的学生找了第一句对街道上景物的描写,认为作者借助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烈日之酷,一切都是懒洋洋的;有的同学则找出了“好象铜铁铺上的门牌也要晒化”,认为这一句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烈日暴晒的程度,从而突出了祥子拉车环境的恶劣,等等。
读朱自清《春》的“小草偷偷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偷偷”修饰“钻”,表现小草不知不觉,写出了小草具有人的灵性,贪婪地享受春天的恩赐;而“嫩嫩”、“绿绿”、描绘出小草迷人的色彩,洋溢着作者赞不绝口的喜爱之情。
二、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
阅读文章,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和作用是品味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理解句子的含义自然要结合语言环境,从表面意思着手再去理解其深层含义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土地的誓言》,怎样理解“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等语句。这几句确实较为费解,因为它包含了好几个层面的意思。从表层看,这是写实。在任何一块大地的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些岩浆就是文中所说的“红熟的浆液”。这一表层含义必须理解。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一种联想呢?因为他的内心也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似乎正要喷涌而出!这时,充满激情的作者就进入了写意的层面: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塑造了两个颤栗着、愤怒着并且不可阻挡地将要爆发出来的意象──一个是大地之心,一个是作者之心。这块广大的“关东大地”因为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而有了生命有了情感,于是可以像人一样召唤着我、激励着我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三、比较不同句式的选择
1.句式的变化
如教学《陋室铭》时,我让学生先把开头的三句话,改成排比句。然后问学生:“作者为什么不用我们的这一句式?这样的排比不是更有气势吗?”排比有整齐之美,而变化则有摇曳之美,作者追求的是后者。这就是骈句与散句的各自妙用。
2.长句与短句
长句包容量大,能表达丰富而复杂的感情;而短句则短促有力,感情更激越昂扬。因此长短句式的选择往往是因为表达的需要而令我们了解作者的情感。
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有段话:“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段文字可谓句式变化的典范,它不仅有骈句(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