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几点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几点体会
刘秀丽(辽宁省建平县医院超声科 辽宁建平 122400)
【中图分类号】R57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8-0187-02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方法 复习62例患儿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的声像图改变,总结在操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结果 灌肠成功与否与在灌肠过程中的操作细节密切相关。结论 注意灌肠过程中的操作细节,提高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肠套叠成功率高,避免X-线对患儿及家属的损害。
【关键词】 肠套叠 灌肠 超声检查 半岛征
1.方法
采用迈瑞DC-7彩色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7.5-10MHZ。检查时发现患儿腹部包块,横切呈同心圆征,纵切呈套筒征,即可诊断为肠套叠。经患儿肛门插入Foley管并给气囊充气,将T管一端接Foley管,侧管接水压计监测注水压力,另一端注水,在超声监测下,用注射器将37℃左右的生理盐水以均匀速度注入肠内,注水压力不超过90-100mmHg,注水量300-1000ml左右,超声监测注水肠管及套头的变化,套叠包块消失,回肠进水,注水压力下降,说明复位成功。
水压灌肠过程中声像图的变化:肠套叠的套头在水的压力推动下逆向运动,由大变小,套叠包块向回盲部移动,随着水量增加,水压升高,盲肠内液性暗区逐渐增大,套叠包块呈半岛征,伴随着复位的进展,半岛由大变小,最后通过回盲瓣而消失,液体经回盲瓣进入回肠。
复位成功后的声像图特点:水肿的回盲瓣呈蟹爪样摆动,结肠内液体通过回盲瓣进入小肠,小肠呈蜂窝样改变。
62例患儿诊断为肠套叠,59例经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证实,3例由于套叠时间过长,患儿精神萎靡,合并果酱样便转往上级医院,超声诊断肠套叠的准确率为99.7%,复位成功率为97.0%。
2.体会
(1)如果套叠时间较长,出现血便,可向灌肠液中加两支庆大霉素,灌开后要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异位。
(2)孩子哭闹时压力会上升,此时注意先停止灌液,或者往回抽点液体,等孩子平稳后再灌,到达病变部位时,阻力增大及孩子哭闹加剧,压力会突然升高,此时不能再注水,用手轻抚患儿腹部,压力不能长时间过高[1]。
(3)对于一些较难复位的患儿在注入灌肠液的同时辅以手法复位,即在腹部包块处从近端向远端推挤性按揉,特别是套头到达回盲部时,应略加大推挤的力度,可促进套头通过回盲部。
(4)如果水泡进入小肠缓慢,见包块略小但不完全消失,小肠未见大量水泡进入,说明可能是回回结型套叠,即复套,对于复套不可强行复位。
(5)灌开后小肠进水呈蜂窝样改变,如果此时未见回盲瓣开发,但小肠进水也可以证明灌肠成功。
(6)大的孩子出现肠套叠时一定要向家长交代可能是由于肠道畸形造成的套叠,灌肠不能复位,要手术治疗。(胃粘膜异位、肠重复畸形、美克尔憩室等)。
(7)水压灌肠复位后24小时内再次套叠称为水压灌肠复位不全 [2],短时间复套的患儿大多数是首次灌肠不彻底,要确认小肠完全进水及回盲瓣的处于“开放—闭合”状态,而不是长时间均处于开放状态,这样可以避免短时间内复套患儿再次灌肠及手术治疗。
(8)小肠套叠不能复位,一般包块位于右下腹,套叠有时可自行消失,怀疑小肠套叠时让患儿活动半小时后再观察。
(9)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过程中,结肠内充盈的液体突然消失,腹腔内出现较多液体,肠管呈漂浮状,应考虑肠穿孔,应立即拔掉肛管,迅速排出肠腔内盐水,准备手术。
(10)灌肠成功后尽量避免患儿哭闹是防止复套的关键。
3.结论
总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替代X-线下气钡灌肠复位,避免射线对患儿及家属的损害。
参 考 文 献
[1]章春来,雷建明.小儿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不全的超声表现[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1,4.
[2]张金哲,潘少川,黄澄如. 实用小儿外科学.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M].2003:12-1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