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岭的歌者杨作霖
1943年,杨作霖出生在大理喜洲的一个白族家庭。1961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首届大学美术预科班;1966年毕业于昆明师范学院(今云南师范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1981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81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油画高研班。从事大众文化和大学美术教学近四十年,先后担任过保山市文联副主席、市美协主席、市书协主席、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昆明师专艺术系和美术系主任等职务。同时被选任为云南省美协常务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省少数民族艺术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昆明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被省教委聘任为省学校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少年时期便开始创作,几十年来,有数百件不同形式的作品发表于省级国家级重点或核心刊物,不少作品参加了多项重大展出。
童年?喜洲
距离滇西交通枢纽下关不远的喜洲,曾是通往青藏高原的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喜洲人自古就善于经商,一些富商巨贾在外面赚了大钱后,回到喜洲修宅扩院之余也做一些修桥铺路和兴学办校的善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喜洲,就已经开办了免费的幼儿园,兴办了小学和中学。在抗战的初期,华中大学从武汉迁到了喜洲,一时间,学者教授云集喜洲,游国恩、阴法鲁、李何林等一大批教授任教于此,很多教授和大学生还到喜洲的五台中学兼课,当时,熊庆来、冯友兰、罗常培、费孝通、老舍、徐悲鸿等著名学者画家也到喜洲讲学。
对于故乡,杨作霖一直认为喜洲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喜洲人不仅善于经商,喜洲人还特别崇尚文化注重教育。白族自古就有尊师重教,耕读传家的传统。杨作霖出生于喜洲一个普通白族家庭,在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因病去世了,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父亲的去世对母亲的打击很大,生活的重担压在了杨作霖母亲一个人的身上,但是年轻的母亲没有再嫁,她怕委屈了儿子。和许许多多的白族妇女一样,勤劳、节俭,起早贪黑,里里外外的家务都亲手操持。杨作霖后来曾深情地回忆说:“后天影响我的是母亲,她能画、能绣、能织、能剪纸,在当地有非常高的乡评。”
刚记事,母亲就把杨作霖送进了喜洲的幼儿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很快就表现出了对画画的浓厚兴趣,到了少年的时候,杨作霖逐渐显露出了画画的天赋,和小伙伴们爱去海边玩耍。他喜欢在雪白的沙滩上用木棍画画、写字,还常常用木炭和老师丢弃的粉笔在家里的墙壁上描绘他对内心深处美好事物的那些印象,结果家里往往到处都是他的画作。每每看到这种情形,母亲不仅不会批评杨作霖,还会赞美并鼓励他画得很好,继续努力。九岁那年,为了生计,母亲留下了杨作霖由亲戚照顾,到三四十里外大理城的一家南下的转业干部家里当保姆。年幼的杨作霖自己学习洗衣服、做饭、整理家务,自己去上学读书,从此学会了独立生活。勤劳的母亲用当保姆的微薄收入供杨作霖读完小学,上完中学,到昆明云南艺术学院读了两年预科,随后又考入昆明师范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读了五年。后又因为文革滞留在校两年,由此算来杨作霖在昆明读书整整九年的时光。杨作霖深知,没有母亲,就没有他的今天。在参加工作结婚后,他把母亲接到身边服侍,让母亲安享晚年生活,以报达母亲的养育之恩,直到母亲九十多岁去世。
在小学和初中,杨作霖遇到了马文超、黄唯一、许章衡三位美术老师。读书期间,三位老师都非常赏识他的美术天赋,给了他细心的指导。就在初中毕业那年,云南艺术学院成立,预科和本科同时招生,杨作霖当时不知道,母亲从大理托人捎来口信,催他前去报考。当杨作霖到达学校,已经是专业考试报名的最后一天了,他急忙去找招考的负责人,几经周折,当时的一位姓奎的副校长很快帮他办好了相关证明手续。拿到证明已经接近中午,走路到下关考点已经来不及了,只有坐车去,可是当时的杨作霖连坐车的七角钱也拿不出,他四处找人借钱,却没能借到。就在杨作霖焦急万分的时候,姨表兄杨永安为他送来了路费,并找了一辆马车把他送到公路边,拦了一辆到下关的汽车,杨作霖生平第一次坐上了汽车。这是一辆烧炭的蒸汽动力汽车,车上拉了一车盐巴,汽车行驶非常缓慢。走了一段路程,杨作霖还沉浸在乘车的喜悦之中,却听得一声巨响,汽车的轮胎爆了。好心的司机把杨作霖从惊愕之中叫下车来,又为他拦了另外一辆开往下关的汽车。
到达下关的时候,已是傍晚了,杨作霖迅速赶到洱海宾馆并找到了前来招生的老师。负责招生的老师看着气喘吁吁的杨作霖惋惜地告诉他考试已经结束了,而且他已经买好了明天早晨回昆明的车票。失望至极的杨作霖心如刀绞,眼泪忍不住涌了出来,深深地向老师鞠了一躬,杨作霖转身离开了招生老师的房间。就在杨作霖走出宾馆大门的瞬间,老师从房间里追了出来,叫住了他。
“我决定明天不走了,现在就去退票!就给你一次补考机会吧,笔试、素描、色彩和创作,一天半考完。”负责招考的老师说。
整整五十年过去了,杨作霖一直没有忘记那位老师的恩情,并且还清楚地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