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8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8例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8例 段静1 施昌富2(1湖北宜都市红花套卫生院 443302;2湖北宜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443302) 【中图分类号】R745.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3-0421-02 【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48例病程不等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同时给予针灸和中药汤剂治疗。疗程1—2周。结果 治愈44例,占92%,好转4例,占7%。结论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值得在基层推广。笔者在门诊应用针灸结合中药汤剂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中医疗法 针灸和中药汤剂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78岁;发病时间3—15天。诊断标准,参照全国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四版执行。 2 治疗方法 2.1 电针治疗 针刺取患侧经典4穴:印堂,太阳,颊车,地仓,加双侧合谷。重视针刺手法轻巧,运针得气。急性期,即发病起1—7天,弱刺激,只针刺,不接电针治疗仪;恢复期,接电针治疗仪,疏密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2.2 神灯TDP照射患侧面神经管乳突孔处,距离30—40CM,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 2.3中药治疗:用洋白附子通窍活期血汤加减治疗,处方:白附片60克、赤芍12克、川芎15克、桃仁6克、红花6克、羌活12克、白芷12克、防风18克、生地24克、蜈蚣5条、甘草6克;本病初起常见风寒者加麻黄、细辛等;风热者加桑叶、薄荷;后期兼气虚加黄芪、党参等;血虚加当归、白芍;病久不愈风痰恋络者加天麻、礞石、钩藤、僵蚕、地龙、全虫、白花蛇舌草、胆南星、川乌。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痊愈:患侧表情肌功能完全恢复,面部感觉无异常;显效:眼睑轻度闭不全,口角轻度不对称,说话时不明显;有效:相对治疗前有明显进步,无面肌痉挛及联带运动等合并症;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出现合并症。 3.2 治疗效果 痊愈:44例占92%,显效:4例占17%,无效:0例。 3.3 典型病例 患者,女,39岁,农民。2011年6月7日初诊,患者3天前早晨突然出现右侧面部不适,且饮水时水由右口角溢出,并伴右耳后疼痛。 于当日下午出现右眼睑不能完全闭合,右眼流泪,鼓颊时右口角漏气,进食时觉右侧面部发紧,食物残留右齿颊间隙中,查体:T37,BP100/70mmHg,神清,右侧口角下垂,右侧额纹消失,右眼闭合不全,右侧乳突孔处压痛明显,患处及周围无疱疹,伸舌居中,无听力和味觉改变。心肺正常,腹软。以“面神经麻痹”收入住院治疗。按以上方法,急性期先用经典四穴双合谷针刺,恢复期上电针仪,同时加用TDPL—2型神灯治疗仪局部照射,再加口服中药,100ML /次,3次/天。经治疗13次痊愈。 4 讨论 中医学认为,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噼。足太阳经筋为“目上冈”,足阳明经筋为“目下冈”,故眼睑不能闭合为足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所致,口颊部主要为手太阳和手足阳明经所主,因此,口歪主要系该三条经脉功能失调所致。针灸结合药物可以达到活血通络,疏调经筋,扶正驱邪的功效。 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是由于局部受风或寒冷刺激引起面部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缺血,水肿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局部血管痉挛导致组织水肿,使面部受压而出现炎性变化。毫针刺激面部能提高神经兴奋性,扩张局部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 5 体会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