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面神经监测在听神经瘤术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面神经监测在听神经瘤术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湖北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湖北武汉 430071
【摘 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听神经瘤过程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保护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科78例听神经瘤患者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显微外科肿瘤切除,并对术后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对所有病例追踪随访1年。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者68例(87.2%)。结论: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是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的关键,术中面神经监测可显著提高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并可评价面神经功能。
【关键词】面神经监测;听神经瘤;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101-02
听神经瘤是神经外科常见良性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发病率的8%—10%【1】。手术治疗是听神经瘤的主要治疗方法。由于听神经瘤包膜与面神经密切融合,肉眼难以分辨,需借助显微外科手术,以保障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的解剖保留率。而面神经术中监护有助于在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提高面神经解剖和功能的保留率。我科自2010年至2014年6月显微外科切除78例听神经瘤患者,术后面神经恢复良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均为具备临床症状的单侧听神经瘤患者。男性46例,女性32例,年龄31~63岁,平均年龄44岁。所有病例均进行影像学检查,增强CT,增强MRI扫描提供肿瘤的形态、大小及内听道扩大情况。
1.2手术方法与面神经监测方法
所有患者在气管插管后,均采用侧卧位,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镜下进行肿瘤切除。
术中监测采用美国产面神经监护仪,对患者的面神经进行自发连续肌电和间断电刺激诱发肌电监测。在麻醉后,手术消毒铺单之前进行电极安装。记录电极分别固定于患侧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正负电极相距约1厘米,地线置于同侧前臂。记录电极与前置放大器相连接,通过前置放大器将面神经受刺激后产生的电位放大后再传送到监测的显示屏上。术者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操作手柄对疑为神经的组织以恒压电极刺激探头刺激,刺激强度由电生理监测仪的专职监护技师根据需要来调节。通常刺激量由大到小,由远及近准确定位,结合监测术中持续自发面神经肌电图,准确向术者反馈各种神经信息。当肿瘤切除后,再次记录到面神经反应者为面神经解剖保留。
1.3面神经功能测定
对所有患者术后6月—1年行面神经功能测定,按House-Brackmann标准评分【2】:Ⅰ级为功能正常;Ⅱ级为轻度功能障碍;Ⅲ级为中度功能障碍;Ⅳ级为重度功能障碍;Ⅴ级为严重功能障碍;Ⅵ级为完全麻痹。
2 讨论
听神经瘤属于良性病变,但大型听神经瘤复杂的病理组织结构,要求借助显微外科技术,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面神经解剖和功能的完整。
本文研究目的,重点是探讨术中面神经监测的应用价值。国内学者研究表明【3】,面神经监护在术中的应用能提高该手术神经的解剖和功能保留率。术中监测的意义在于提前发现面神经的可能位置,辨别面神经,决定粘连于面神经上肿瘤的剥离程度,判断术中面神经功能的保存情况,明显降低术后面瘫的发生率。我科在借助显微外科技术同时,应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大大提高了神经解剖保留率,达到90.1%,功能保留率达到87.2%。
面神经功能的保留与诸多因素有关:1.供应面神经血管术后痉挛而导致面神经缺血性损害。2.术中对面神经过度牵拉造成短暂性的损伤。3.术中部分神经纤维受损,临床可造成术后严重的面瘫。因此,术中面神经监护的状况应及时反馈给手术操作者,采取必要的处理手段。即神经受压迫和受牵拉情况,显示屏上可显示持续性爆发高波幅肌电活动,提示神经受牵拉程度较重,提醒手术医师暂停手术,适当放松受牵拉的组织,以防长时间的牵拉导致神经损伤。分离神经和肿瘤粘连包膜时操作要轻柔,应尽量避免因牵拉、推移和压迫而缺血、缺氧,甚至完全受损,导致术后严重功能障碍。术后对面神经功能的评价可以根据刺激强度来判断其预后。术末刺激强度越小,波幅越高,术后面神经功能越好,刺激强度越大,波形显示不佳,则预后较差,则表明术中面神经受到某种程度的损伤。综上所述,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术中面神经监护,可以快速评估神经功能状况,指导手术,减少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神经功能损害,进一步提高病变切除的精确性及完整性,最大限度地达到手术安全性,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Benech F. perez R, Fontanelia MM,etal. Cystic versus solid Vestibular Schwannomas: a series of 80 grade Ⅲ-Ⅳ patient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荧光微球行业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VIP
- NB_T 10091-2018高压开关设备温度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pdf
- 单缸液压圆锥破操作保养规程.docx VIP
- 六年级(上)语文1-28课核心考点汇总.pdf VIP
- 夏商周考古思考题.pdf VIP
- 2025年铁路局招聘考试题库《铁路基础知识》及答案.docx VIP
- 武汉大学泛函分析讲义.3.1共轭空间与共轭算子.pdf VIP
- 浅析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doc VIP
-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文轩湖西校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 VIP
- GB_T 3246.1-2024 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 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