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颈部血管彩超联合TCD与头颈部CTA对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颈部血管彩超联合TCD与头颈部CTA对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颈部血管彩超联合TCD与头颈部CTA在颅内外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可疑动脉狭窄的患者行头颈部CTA检查并同时行颈部血管彩超联合TCD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分析头颈部CTA与颈超联合TCD检查对颅内外动脉狭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颈超联合TCD检查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检查中的敏感性为:78.3%;准确性为74.6%。头颈部CTA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检查中的敏感性为:88.3%;准确性为88.1%。结论:颈超联合TCD适合可疑动脉狭窄患者的筛查,头颈部CTA则适合筛查结果阳性患者的进一步检查及介入前血管评估。
【关键词】头颈部CTA;颈部血管彩超;TCD;DSA;动脉狭窄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6-0109-02
目前脑血管病以其高致死率、高致残率愈加被人类所重视,而有文献报道,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80%存在颅内或颈部血管狭窄[1]。因此在脑梗死发病前检出血管狭窄并对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脑血管病的致残、致死率。本文将颈超和TCD检查相联合进行研究,以DSA为金标准,与头颈部CTA进行对比分析,探求对血管狭窄更经济、全面、有效的诊断手段,以为临床工作服务,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怀疑存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70例,行颈部血管彩超、TCD、头颈部CTA及DSA检查,以DSA检查为金标准,最终确诊存在颅内外血管狭窄者67例,男性39例,女性28例,年龄52至71岁,平均60岁。
1.2 研究方法
颈超与TCD联合检查,颈超、TCD、头颈CTA检查均先于DSA完成。
1.3 仪器
头颈部CTA:西门子双源CT;颈部血管彩超:美国VividE7彩超机;TCD检查:以色列RIMED公司Digi-Lite经颅多普勒;DSA检查:美国GE公司Innova IGS540血管造影机,采用Seldinger经皮股动脉穿刺术,行双颈内、锁骨下及椎动脉造影。
2.结果
2.1 颈超联合TCD与DSA相比
67例患者中,经DSA确诊存在动脉狭窄60例,其中颈超联合TCD检查与DSA相符合47例,漏诊13例,误诊4例;故颈超联合TCD检查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检查中的敏感性为:78.3%;准确性为74.6%。
2.2 头颈部CTA与DSA相比较
头颈部CTA与DSA相符合的血管狭窄53例,误诊1例,漏诊7例,故头颈部CTA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检查中的敏感性为:88.3%;准确性为88.1%。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动脉内膜脂肪变性和胆固醇沉积,导致斑块形成,进而,斑块内膜破溃,形成继发血栓,造成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最终可能导致脑梗死[2]。DSA可以全过程动态观察颅内外整个血管树,迄今公认为判断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它属于有创操作,价格昂贵,临床应用受限。故头颈部CTA、颈超及TCD检查在临床应用中仍不可或缺。
1982年Aaslid将TCD技术应用于临床后,它已成为一项无创性脑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检测方法[3]。TCD通过检测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及频谱的变化,客观反映管腔大小,可以对颅内血管狭窄做出较全面和准确的评估,另有研究表明,TCD对前循环的检查可靠性较后循环更好[4];而对于颅外血管狭窄颈部血管彩超较经颅多普勒(TCD)更加形象,且能显示血管内壁硬化程度、斑块性质、血管弹性等特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TCD对后循环检查的劣势。但TCD及彩超无法避免的受操作者的主观影响,且血管走形及血流动力学等亦可影响结果。
CT血管造影术(CTA)是结合螺旋CT薄层扫描技术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行立体血管成像的一种非侵袭性血管造影方法[5]。目前头颈部CTA 在扫描速度、时间及空间分辨率方面空前提高,可以很好的评估颅内血管的狭窄及闭塞,同时可以减少造影剂的用量和辐射量[6]。
综上所述,颈超和TCD检查经济、便捷、可重复性高,两者联合应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便于及早发现病变,而对初筛阳性的患者头颈部CTA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临床中合理选择检查项目,可以为患者提供最安全、有效的预防及诊疗手段。
【参考文献】
[1]邓小霞,刘武,刘锦文,等.磁共振血管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5):1969.
[2]逄涛.颈动脉斑块和狭窄与缺血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