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心对映论争鸣”专题笔会印象
5月18至20日,四川汶川地震的余威还在肆虐,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美学学会发起,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和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联合主办的“音心对映论争鸣”专题笔会在兰州如期举行。
人类与音乐的关系,从来都是音乐美学、音乐哲学的中心课题。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美学、音乐哲学专家、学子,一方面密切关注着抗震救灾的进程,一方面深入探究着人类感受音乐的机制。
5月19日下午14点28分,与全国人民一起默哀的音乐学家们,耳际鸣响起巴伯的《柔板》。此时此刻,徐徐展开的音流在感同身受的音乐学家心中,引起了和而不同的种种反应。泪流满面者、抽泣唏嘘者、眼含热泪者、神情肃穆者,满怀对震亡之灵的哀悼、对伤残同胞的痛惜、对灾区难民的牵挂、对祖国命运的关切。同时,音乐学家们也在思考:人心和乐,有何机制?和而不同,奥妙究竟在哪里?
“音心对映论争鸣”,起自1985年牛龙菲(陇菲)对1984年李曙明“音心对映论”的批评。争鸣的主要场所,是《人民音乐》。自此之后,争鸣延续至今,长达23年之久。当年论辩的主将之一蔡仲德先生,其间已经故去。此次会中,有年轻学子感慨而言:“当时还没有我呢。”“争鸣”之久,竟然经历一番生死轮回,真是恍若隔世。
正因如此,金兆钧有感而发。他提请音乐美学学会注意组织年轻学子做身边的“田野”工作,及时记录前辈学者的学术轨迹、心路历程,以免造成新的遗憾。
23年过去,由于“争鸣”的触发,有关“音乐感受”乃至“音乐存在”,除“音心对映论”(李曙明)之外,又有“同态转换论”(陇菲)、“音乐符号论”(黄汉华)、“召唤应答论”(赵宋光)、“音心映和论”(卜锡文)、“音心不二论”(罗艺峰)等等言说。
所有论者,都不否认音乐艺术引起人心感受的现象。但是,现象的列举,并不是理论的证明和机制的揭示。
理论的证明和机制的揭示,有不同的理路。对各自理路同情的理解,是进一步深入讨论的前提。各是其是之后,尤其需要彼此理解“其是”之理,并真正把握其中差异。“如果此次会议能够厘清争鸣各方对象之定义、标准之选择,以及其间的实质差异,如果此次会议能够真正了解讨论深入之后各自对相关问题究询的不同理路,那将是真正的进展和成功。”(陇菲)
学术争鸣,当如廖辅叔所言:“唇枪舌剑不伤人,无碍寒光闪烁。”此次会议,多次展开“花冈岩对花岗岩的碰撞”(陇菲语)。即就是中年骨干、青年后进,也不愿做“从石如流”(陇菲语)的“鸡蛋”,而以“恐龙蛋”(杨赛)和“钢蛋(弹)”(叶明春)的气概,和花岗岩般的“音心对映论”论者,展开了激烈论辩。
会议论辩的焦点之一,是对古典文献的理解。
由于专业训练逐步走上正轨,由于其它学科特别是历史学、文献学、版本学等等学科学子进入音乐学领地,年轻学子对某些前辈学者“六经注我,经我互注,以我为主”的主张提出了尖锐批评。这种批评,无疑有其合理性。不过,传统经典的阐释,毕竟只是思维的借鉴,而不是思维的终点。真正的困难在于,打开法眼,发现传统资源中可能生发新创思维的节点。正如白化文先生所说:“读善本书并不难,只要你有机遇。难的是从普通版本中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出身乐界的音乐学家,理应逐渐熟悉、逐渐掌握文献学、版本学等等学科经过长期时间检验的成熟方法。出身史界的音乐学家,也必须逐渐熟悉、逐渐了解音乐学特殊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二者互补,才能开创音乐学的簇新未来。
学术不相信眼泪。版本、文献、训诂、音韵、章句、注疏等等考据功夫的失误,必然危及由此而得结论的生命。音律、音阶、和声、复调、曲式、曲体等等音乐修养的欠缺,必然影响音乐文献阐释的精度与深度。
《易经》有言:“玩辞得其实”。学术论辩,即使学术内核坚硬如石,也依然需要准确表述。特别是全称命题式的断语,尤其要慎之又慎。否则,稍不留意,便会遭遇对手狙击。此次会议,高手过招,眼花缭乱之中,年轻学子对此已经刻骨铭心。
前辈学者中,精于修辞炼句、长于咬文嚼字者,尤其值得后学留心。
比如,茅原先生关于“对映”的讨论,便着眼于“对映”之“对”。此次会议提交的论文中,茅原先生《“音心对映”是如何可能的?》特别关注“反映究竟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无疑,这是不同于“反映”之“对映”的关键所在。然而,进一步言之,所谓“反映”乃是指称人类“能动认识”的特殊术语。如果仅仅是茅原所说之相互的“映象”,所谓“音心对映”和“音心对应”、“音心对称”甚至和化学术语的“对映”等等表述,也还毫无实质差异。如此,它也就有悖人类艺术实践的能动性质。因此,李曙明理应回答杨赛的问题:“音心对映论和反映论究竟有什么关系?”如果,确如李曙明所说,他的“音心对映论”是建筑在反映论的基础之上,那么,音乐又何以“能动地反映”人心?如果他的“音心对映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附件:《环境空气温室气体及其示踪物(CO2、CH4、N2O和CO)光腔衰荡光谱法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指南》.pdf VIP
- 2025年一建《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300问.pdf VIP
- 最新附合导线平差计算表Excel自动计算.xls VIP
- 一至六年级语文复习资料.pdf VIP
- 【简便计算】小数乘除法简便计算专项练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含解析).pdf VIP
- 备战2023年英语中考作文真题(书面表达)黄金模板05 解决问题型议论文.pdf VIP
- 2023小儿外科小儿骨科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2025年高考数学模拟卷(浙江专用)(解析版).pdf VIP
- YS∕T 1229.1-2018 粗氢氧化镍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镍量的测定 丁二酮肟重量法.pdf
- 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