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0例疗效观察.docVIP

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0例疗效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0例疗效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0例疗效观察 马鼎南 (河南南阳中心医院 河南南阳 473000) 【中图分类号】R7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8-0094-02 【摘要】目的 观察鼓膜置管术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50例(57耳)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治愈33耳(57.9%),好转22耳(38.6%),无效2耳(3.5%),总有效率为96.5%。结论 鼓膜置管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鼓膜置管 分泌性中耳炎 疗效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粘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等。冬春季多发于小儿,是成人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2007年10月~2011年5月,我科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0例(57耳),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0例(57耳)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单耳43例,双耳7例;年龄12~69岁,平均42.5岁;病程2~24个月,平均6.4个月。主诉症状表现:听力下降、耳阻塞感、耳闷胀感和耳鸣等,听力下降44耳,(77.2%),耳阻塞感10耳(17.5%),耳闷胀感11耳(19.3%),耳鸣16例(28.1%)。体检显示鼓膜内陷,鼓膜活动减弱,个别伴有充血。有18耳可见明显的鼓室内积液平伴有气泡。测听显示为单纯传导性耳聋或混合性耳聋,但程度差异较大。鼓室图为“B”型曲线,鼓室负压。 排除上呼吸道感染者,鼻咽癌及放疗后出现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者。 1.2治疗方法 患者平卧,患耳向上,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75%酒精消毒外耳道, 1%丁卡因溶液或2%地卡因棉片2~3次鼓膜表面麻醉,14岁以下儿童全麻。在硬质耳窥镜下,于鼓膜前下方作“+”形切口,术中鼓膜切开时切口不能太大,切开鼓膜后积液若为浆液或粘液,可直接应用耳科吸引器吸出粘液。 若为黄色黏稠液体或胶冻物不易吸净时,常规注入浓度为50mg/Lalpha;-糜蛋白酶溶液和地塞米松溶液冲洗,直到鼓膜内干净为止,预防通气管的堵塞。在显微镜下置管,置管时操作要轻巧,动作要精准,调整好通气管位置。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d预防感染。告诫患者,鼓膜置管术后避免不适当的动作(如用力擤鼻)是预防通气管脱出的关键。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患者自觉耳鸣、耳痛等症状消失,取管后鼓膜愈合,纯音测听导阈值下降幅度20dB以上,鼓室图曲线恢复为“A”型;好转:患者自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纯音测听导阈值下降10~20dB,鼓室图曲线为“C”型;无效:治疗前后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纯音测听导阈值下降小于10dB。 2 结果 术后1周随访,观察通气管位置及是否通畅。术后6~24个月复查听阈纯音测听,平均随访时间约为10个月。术后3周均未发现中耳渗液。术后8耳通气管自行脱落,其中4耳鼓膜愈合良好,4耳置管2次,1耳鼓膜未愈合。拔管时间通常6~12个月,平均8个月。拔管指征:患者自觉耳痛、耳闷、耳鸣消失,听力提高,鼓膜外观正常,中耳无渗液。46耳鼓膜愈合,5耳鼓膜穿孔未愈,后行鼓膜修补术痊愈,3耳中耳渗液再置管,耳漏3耳,其中2耳行鼓膜修补术痊愈,另1耳患者因个人原因未配合治疗。按照疗效评定标准,其中治愈33耳(57.9%),好转22耳(38.6%),无效2耳(3.5%),总有效率96.5%。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的非化脓性炎症反应,多发生于儿童,也是导致成年人常见听力障碍的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为感冒、不当挖耳、游泳等诱因引起中耳积水,引发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造成鼓室腔内呈负压状态,引起黏膜的血管扩张,渗出液增多,细胞黏液分泌增加,使鼓室腔内出现积液。治疗上在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的同时针对病因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鼓膜穿刺、鼓膜切开术和鼓膜切开置管术3种。鼓膜切开置管术综合了鼓膜穿刺和鼓膜切开术的优点,既能将鼓室内液体完全引流出,还能保持鼓室内外气压一致,保证咽鼓管通气功能正常,恢复耳道内黏膜表面纤毛运动功能。可以多次通过耳道内给药,使鼓室内液体稀释,促进液体的流出,有利于鼓室黏膜炎症的消散。实施鼓膜切开置管术是动作一定要精准,通气管放置到位,最大限度地避免对耳膜的损伤,有利于术后恢复。随访还发现,曾经发生过分泌性中耳炎的小孩,复发的几率很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感冒,一旦出现感冒症状,在诊治感冒的同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检查耳道,做好患耳的预防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