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五章传染病患儿的护理PPT
3.饮食护理 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必要时静脉输液以保证入量。 【护理措施】 4.降温措施 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冰袋、冰水灌肠等,禁用乙醇擦浴,以避免对皮肤的刺激。对持续高热用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者可按医嘱采用药物降温。 【护理措施】 (三)维持皮肤完整性 出疹期皮肤有瘙痒感,可涂炉甘石洗剂。忌穿绒布或化纤内衣裤,以免加重痒感。疹退后有皮肤脱屑,应任其自然脱落,嘱患儿不能用手剥皮屑,有大片脱皮时需用剪刀剪掉。脱皮时可涂凡士林或液体石蜡。 【护理措施】 (四)观察病情变化 应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咽痛症状及咽部分泌物变化、皮疹变化;并发症观察:有无其他部位化脓性病灶,应注意定时检查尿常规,及时发现肾脏损害。 【护理措施】 预 防 管理传染源 病人及带菌者(急性咽炎及扁桃体炎病人)隔离6~7天。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延长隔离期。 切断传播途径 流行期间避免到公共场所,住房注意通风消毒处理病人的分泌物和污染物。 保护易感者 密切接触史的易感者,给药物预防,如青霉素或磺胺嘧啶。 概念 流行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时期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 以腮腺肿大、疼痛为特征,大多有发热、咀嚼受限,并可累积其他腺体组织或脏器,系非化脓性炎症。 流行性腮腺炎 辅助检查 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总数多正常,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增高。 2.疱疹刮片检查 可发现多核巨细胞及核内包涵体。 3.血清学检查 作血清特异性抗体IgM检查,抗体在出疹1 ̄4天后即出现,2 ̄3周后滴度增高4倍以上即可确诊。 治疗要点 1.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皮肤瘙痒时可局部应用炉甘石洗剂后口服抗组织胺药,高热时给予退热剂。 2. 阿昔洛韦为目前首选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药物。治疗越早越好。此外,尚可酌情选用干扰素。 与排出病毒有关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有传播感染的危险 与病毒血症、感染有关 体温过高 肺炎、脑炎等 潜在并发症 与皮疹及继发感染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一)预防感染的传播 1.隔离患儿 大多数无并发症的水痘患儿多在家隔离治疗,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和出疹后7天。易感儿接触后应隔离观察3周。 【护理措施】 2.消灭病原,防止病原传播 避免易感者与患儿接触,尤其是体弱、孕妇或免疫缺陷者。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托幼机构宜采用紫外线消毒。 【护理措施】 3.加强易感儿童的保护 对于已接触水痘者,应在接触后72小时内给予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或恢复期血清肌内注射,可起到预防或减轻症状的作用。 【护理措施】 (二)加强皮肤的护理 1.室温适宜,衣被不宜过厚,以免造成患儿不适,增加痒感。勤换内衣,剪短指甲,婴幼儿可戴并指手套,以免抓伤皮肤,继发感染或留下瘢痕。 【护理措施】 2.皮肤瘙痒时,设法分散患儿注意力,或用温水洗浴。疱疹无破溃者,可涂炉甘石洗剂或5%碳酸氢钠溶液,也可遵医嘱口服抗组织胺药物;疱疹已破溃、继发感染者局部涂1%甲紫或抗生素软膏,或遵医嘱给抗生素口服控制感染。 【护理措施】 (三)降低体温 患儿多有中低度发热,不必用药物降温。如有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适量退热剂,忌用阿司匹林。卧床休息到热退、症状减轻。给富含营养的清淡饮食,多饮水,保证机体足够的营养。 【护理措施】 (四)观察病情 (五)健康指导 【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应指导家长隔离水痘患儿至疱疹全部结痂为止 1.概念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临床特征 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 猩红热 3.致病菌 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为本病的主要病原菌。该菌对热及干燥的抵抗力较弱,加热56℃30分钟或用一般消毒剂均可将其杀灭,但在痰及脓液中可生存数周。 4.发病季节: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 5.发病年龄:3~7岁为好发年龄。 6.流行病学 (1)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带菌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为主要途径,偶尔经染菌的日用品、书籍及食物等间接传播,另外细菌可经皮肤伤口侵入。 潜伏期通常2~3天。 典型病例起病急骤并具有发热、咽峡炎、第2天出现典型的皮疹等,此构成猩红热三大特征性表现。 【临床表现】 症状 发热 咽峡炎 皮疹 多为持续性,可达39℃左右,伴有头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