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PPT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目标 了解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熟悉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情绪的发生和初步发展; 把握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总趋势; 掌握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特点及良好情绪的培养策略。 重点: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难点:儿童的早期依恋;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特点良好情绪的培养策略。 ;主要内容;;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联系:;(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区别:;(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区别:;一般把低级的、简单的、较不稳定、冲动性强、比较外露、与生理联系比较密切的体验称为情绪。 把较高级的、复杂的、较稳定、冲动性弱、比较不外露、社会性较强的体验称为情感。 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只有人类才有。;;; ;二、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三、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与分化;1、布里奇斯的理论 布里奇斯提出了关于情绪分化的较完整的理论和0—2岁儿童情绪分化的模式(情绪树)。 ;情绪树 ;(二) 林传鼎的理论 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愉快和不愉快。 二者都是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的表现。;情绪划分过程;(三) 伊扎德的理论 伊扎德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情绪也逐渐增长和分化。;3.孟昭兰的情绪发生时间表 人类婴儿从种族进化进程中通过遗传获得大约8-10种情绪。 情绪类别 最早出现的时间 哭 出生后 笑 出生后 厌恶 出生后 兴趣 出生后 社会性微笑 3-6周 愤怒 2个月 悲伤 3-4个月 惧怕 7个月 惊奇 1岁 害羞 1-1.5岁 轻蔑 1-1.5岁 自罪感 1-1.5岁 ;; 总之,初生婴儿的情绪是笼统不分化的,1岁后逐渐分化,2岁左右,已出现各种基本情绪。 情绪的发生发展受教师、父母的影响。 情绪具有传染性。 ;思考:;第二节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一、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社会化成为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一、情绪、情感的社会化;;一、情绪、情感的社会化;一、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二、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一)丰富 情感的日益丰富包括两种含义: 其一,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树) 其二,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有些先前不引起儿童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引起了情感体验。例如,2~3岁年幼的儿童,不太在意小朋友是否和他共玩,而对幼儿,小朋友的孤立、不和他玩,以及成人的不理,特别是误会、不公正对待、批评等,会使幼儿非常伤心。 ;二、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二)深刻化 情绪和情感的深刻化,是指它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根据与认知过程的联系,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可以分为若干种水平。 (一)与感知觉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 (二)与记忆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 (三)与想象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 (四)与思维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 (五)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 (六)与复合的主观认知因素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 ;三、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一)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二)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三)情绪和情感从外露到内隐 ;三、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三、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三、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依恋;;(二)依恋的特点 1.依恋对象比任何别的人更能抚慰婴儿。 2 .婴儿更多趋向依恋目标。 3.当依恋对象在旁时,婴儿较少害伯。当婴儿害怕时,更容易出现依恋行为,他寻找依恋对象,以取得安全感。 ;;二、婴儿依恋的形成;;;;;三、学前儿童依恋的类型;我的孩子是什么类型的依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焦虑矛盾型依恋;四、影响依恋的因素; 母爱剥夺;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