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篇 心血管系统药理PPT
Pharmacology药理学;;;第四篇
心血管系统药理
;;肾单位;; 滤过;一、肾小球的滤过;一、肾小球的滤过;;H O; 原尿中60-70%的Na+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
Na+经H+-Na+交换至上皮细胞,再经Na+泵主动转运至组织间液。H+来源于CO2和H2O在碳酸酐酶作用下生成的H2CO3。
碳酸酐酶抑制药(乙酰唑胺)
;*; 原尿中30-35%的Na+在此段被重吸收
Na+-K+-2Cl-同向转运蛋白
此段对水不通透
袢利尿药(高效能利尿药)
呋塞米;髓袢升支粗段:
肾对尿液的稀释;集合管:
影响肾对尿液的浓缩;*; 原尿中5-10%的Na+在此段重吸收
近端存在Na+-Cl-同向转运蛋白,将Na+、Cl-同向转运至细胞内,Na+在Na+泵作用下转运至组织间液
对水几乎不通透,进一步稀释尿液
噻嗪类利尿药
中等强度利尿药;*; 原尿中2-5%的Na+在此段重吸收
受醛固酮的调节(保钠保水排钾)
①促进H+- Na+交换
②促进Na+通道转运蛋白合成,促进Na+向细胞
内转运
③激活Na+泵,促进K+-Na+交换;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抑制Na+泵,排Na+留K+
只有在抗利尿激素ADH存在下,集合管才对水通透(通过水通道蛋白)
;;H O;; 高效能利尿药(High efficacy diuretics);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Na+-K+-2Cl-同向转运蛋白
尿中Na+和K+排出增加,致低血钾及低盐综合征
Cl- 的排出增加,易致低氯性碱中毒;
尿中Mg2+排出增加,产生低血镁症
Ca2+在远曲小管仍可被重吸收,故较少发生低血钙症
与尿酸竞争分泌机制,使尿酸排泄减少;扩张小动脉,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肾衰时尤为明显
扩张小静脉,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减轻肺水肿;1、严重水肿
对心、肝、肾性各种水肿均有效
易引起电解质紊乱,用于其它利尿药无效的顽固性水肿和严重水肿;2、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
扩张血管,回心血量减少,是急性肺水肿迅速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强效利尿作用,血浆渗透压升高,使脑组织脱水,消除脑水肿。;3、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对急性肾衰早期的少尿及肾缺血有明显改善作用
大剂量治疗慢性肾衰竭,增加尿量
禁用于无尿病人
;4、加速有毒物质的排泄
用于苯巴比妥、水杨酸类、溴化物等急性中毒的解毒。尿量维持5L/d以上
5、高血钾症及高血钙症
促进K+和Ca+的排出,降低血钾和血钙,有利于治疗高血钾症和高血钙症
;1、水电解质紊乱
可引起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镁、低氯性碱血症等
低血钾最常见,要注意及时补充钾、镁;2、耳毒性
表现为眩晕、耳鸣、听力减退及暂时性耳聋。
剂量依赖性,破坏内耳淋巴液的平衡所致。
肾功能减退或大剂量静脉注射时易发生
避免与其他耳毒性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合用;3、高尿酸血症
呋塞米和尿酸竞争肾小管上的有机酸分泌系统,减少尿酸的排泄,并能增强近曲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诱发和加重痛风.
4、其他
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骨髓抑制、血糖升高等
;中效能利尿药;?1.利尿:温和、持久
抑制远曲小管近端 Na+ /Cl-同向转运子? 抑制NaCl 重吸收?尿排Na+ 、 Cl- 、水、 *K + ?,利尿
对水不通透,降低肾脏的稀释功能
;促进K+排出,致低血钾
促进Mg2+排出,致低血镁
促进Ca2+重吸收,较少产生高血钙症
减少尿酸排泄,导致高尿酸血症;2、抗尿崩症
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ADH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症候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2、抗尿崩症
促进NaCl排出,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减轻病人渴感而减少饮水量,使尿量减少
肾性尿崩症及加压素无效的垂体尿崩症病人
;3、降压作用
温和的利尿作用,减少血容量而降压
基础降压药 ;1.电解质紊乱
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镁、低氯性碱中毒
低血钾较常见,合用留钾利尿药可防治
2.高尿酸血症
与尿酸竞争分泌,并增加近曲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减少尿酸的排出,痛风患者慎用;3.代谢紊乱
高血糖:抑制胰岛素的分泌,糖尿病患者慎用
高血脂:升高TG、TC和LDL,降低HDL,高血脂病人慎用
4.过敏反应
过敏性皮炎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含有磺胺结构,与磺胺类有交叉过敏反应;低效能利尿药; 利尿作用较弱,起效慢而持久,较少单用,常与中效和高效利尿药合用,发挥其留钾的优势。
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