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球瘤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PPT.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管球瘤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PPT

胃黏膜下血管球瘤影像表现 罕见病例之 翟亚楠 概念 血管球瘤于1877年由Hoyer首次发现,是种源自血管周围球体细胞的肿瘤,球体细胞实质为体温调节器,是位于皮下软组织的一种特殊的动静脉吻合。血管球瘤好发于四肢末端,尤其是甲下。 不应当与颈静脉球瘤(化学感受器瘤)及血管外皮瘤相混淆 组织培养证实血管球细胞属于血管外皮细胞,免疫组化及电镜研究认为血管球细胞是平滑肌细胞起源 但也有学者认为是平滑肌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一种过度细胞,兼有两种细胞特征,该瘤主要发生在四肢软组织也可以发生在气管,肾,骶尾部等。原发生于胃的血管球瘤罕见,由Spangler在1953 年首次报道。 流行病学 良性肿瘤 非常少见(全球130例,国内40余例) 好发:四肢末端的皮肤或是皮下组织(指甲下) 胃部好发:胃窦部(黏膜层、黏膜下层、浆膜层) 直径一般在2~3 cm 临床表现 好发:成年女性 症状:上腹不适、出血、贫血 电子胃镜:球形黏膜隆起,质软 超声内镜:低回声肿块,位于黏膜下层或者肌层,病变内部回声均匀,可见高回声斑点。 CT特点 胃窦部 黏膜下 软组织肿块 边缘光滑 边界清晰 基底稍宽 有包膜 粘膜光整:提示(粘膜下或壁内) 溃疡凹陷 可钙化点 动脉期:肿瘤呈边缘明显强化或显著均匀强化 门脉期:持续均匀强化 延迟期:与肝脏等密度 CT增强曲线:与下腔静脉、门静脉,甚至降主动脉一致(提示其属于血管性病变),这有助于与其它粘膜下病变,如平滑肌瘤、脂肪瘤、纤维瘤等鉴别 Case 2 Case 3 Case 4 Case 5 胃血管球瘤的鉴别诊断 主要与胃间叶组织来源的其他肿瘤相鉴别 胃肠道间质瘤 类癌 神经鞘瘤 血管瘤 胃血管球瘤 vs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根据病变发生部位与胃壁的关系可分为黏膜下型、肌间型、浆膜下型及胃肠道外型 胃血管球瘤主要与黏膜下型胃肠道间质瘤相鉴别 胃肠道间质瘤好发于胃体及胃底,多表现为黏膜下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生长,表面有小的脐样切迹或形成较大的液平,增强后动脉期轻度较均匀强化,门静脉期持续性较均匀强化,而胃血管球瘤好发于胃窦部,且肿瘤的强化方式不同于胃间质瘤,强化程度明显高于胃间质瘤。 左图:血管球瘤 右图:恶性GIST 胃血管球瘤 vs胃肠道间质瘤 胃血管球瘤 vs胃类癌 胃类癌可发生在从贲门至幽门的任何部位,可呈多灶性,病变可侵润肌层、浆膜及邻近的组织,并可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而胃血管球瘤为良性病变,均为单一肿块,对邻近结构无侵犯,不会发生转移。 贲门类癌 胃血管球瘤 vs胃神经鞘瘤 胃神经鞘瘤好发于胃体,其次是胃底,胃窦部少见,肿瘤内部囊变比较明显,CT表现平扫为低于肌肉密度的肿块影,密度不均匀,肿瘤内部囊变明显,可见钙化,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变区无强化,而胃血管球瘤好发于胃窦部,无囊变 胃神经鞘瘤 胃血管球瘤 vs胃血管瘤 胃血管瘤属于血管畸形,而非真性肿瘤,可发生于胃的各部,呈单发或多发病灶,亦可表现为弥漫性病灶,CT特征性的表现为肿瘤内部可见静脉石,而胃血管球瘤仅可见点状钙化灶。 小结 胃血管球瘤较罕见 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多期增强CT对胃血管球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确诊一般要靠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治疗 腹腔镜下切除术 胃大部切除术 局部楔形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预后均良好。 郑福林,王雯,王蓉.胃黏膜下血管球瘤一例.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2,29(9):494. 参考文献: [1] 程羽青,吴丽莉,金晓龙,等.胃血管球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3,20(8):462-466. [2] Lee HW,Lee JJ,Yang DH,el al.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glomus tumor of the stomach[J].J Clin Gastroententerol,2006,40(8):717-720. [3] 陶昀璐,王振军,韩加刚,等.胃血管球瘤43例诊治分析[J]. 现代肿瘤医学,2013,21(5):189-192. [4] 李跃晨,孙智勇,王永栋.胃血管球瘤10例病理特征分析[J]. 首都医药,2012,14(1):36. [5] 高峰,李文惠,李发智.等.胃壁浆肌层巨大血管球瘤1例[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15(10):616. [6] 孔凡彬,曹伟,张春宁.胃血管球瘤的CT诊断(附3例报告) [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12):1467-1468. [7] Kim JK,Won JH,Cho YK,et al.Glomus tumor of the stomach:CT findings[J].Abdominal I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