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不打假”与“中国逻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鉴定不打假”与“中国逻辑”   当下,各大媒体正曝光国内5位所谓的顶级鉴定专家帮华尔森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谢根荣“收藏”的“金缕玉衣”开了张价值24亿的“文字说明”,谢再利用专家们的“文字说明”,到银行骗贷5.5亿元而被法院一审判决犯贷款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的新闻。事发后,除于2007年已过世的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考古系研究生导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史树青先生外,其他4位基本都已年过八旬的专家各有说辞: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鉴定专家杨伯达:说老实话,就几十分钟。鉴定时没有开柜,大家就在玻璃柜子外面走了一趟看了看……反正史树青在嘛!他是文物鉴定界的大家,我当时是在他领导下的……   中国收藏家协会原秘书长、鉴定专家王文祥:当时评估主要是靠眼睛看,然后一起商量了一下……鉴定后,我们特别叮嘱谢根荣,这东西不能去交易,否则犯法。我认为,只要文物不上市场,专家签字谈不上什么风险,这是学术自由。   中国宝玉石协会原副会长、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主任、鉴定专家杨富绪:一般是由正规的鉴定单位做出有说服力的报告,然后评审组给出评价……那次鉴定,玉衣在玻璃罩子里,只能肉眼看……这次“评估组里有名人”,史老(史树青)、杨老(杨伯达)都在……如果史老说了24亿,会有人说是23吗?不是没法驳,而是没考虑驳……面子呗……但黄金有价玉无价,不像买条裤子那么容易下结论。再说谁说是假的?现在谁能给这件(金缕玉衣)做定论了吗?   中国宝玉石协会原秘书长、鉴定专家李劲松:这个鉴定是比较随便的,算是帮朋友一个忙。大家就是聚一聚、坐一坐、走一走、看一看,证明这个资产的价值……谢根荣当时称“玉衣”是他的宝贝,绝不会卖。我们认为既然是家产,评估多少个亿都无所谓,只证明这是他的财产而已……他(史树青)是权威。我始终认为,我们的意见只是参考,不具备法律责任。   据说专家们这轻松地一“看”(正式点应该叫“鉴”)与一“说”,几十万的“鉴定费”就进了腰包(杨富绪说:到现在我还没见过鉴定没有报酬的,但那次是我参加鉴品以来最高的)。其实,在当下中国古玩界鉴定“专家”的这种“帮忙”然后拿“鉴定费”的事是很普遍的,笔者所在的湘中娄底,在中国的版图上来看,是很小了,迄今为止,也没有什么重大历史考古发现,今年5月份却迎来了央视《鉴宝》栏目专家李宗扬、北京市文保文物鉴定中心鉴定专家马秀银、北京市中博文物检测鉴定中心专家唐恩鹏等为市民现场鉴宝,当然,专家们也带走了一笔“鉴定”费。   专家,一般是些什么人呢?他们凭什么说朝断代?说某某物件价值多少多少万?中央电视台《新闻1+1》评论员白岩松引用马未都先生的文字:“我们的专家大都依附单位,单位名气越大,专家就相应越有价值,离开了官职,许多专家就是平头百姓”。此话是说当今专家顶着的是单位或位置的名气,与当下百姓所说的“屁股决定脑袋”有些共通之处,本是平头百姓的“专家”顶着“官”环,凭眼睛与经验来对古玩“鉴”朝代,“说”价值。靠谱吗?谁能保证专家们不胡“鉴”瞎“说”。这次鉴定“金缕玉衣”的国内名专家表现如何?前些年,“鉴”定石鲁先生的赝品为真迹的专家又如何?事实证明,这些专家的“鉴”与“说”都无任何科学依据,甚至是颠倒是非。   给“金缕玉衣”出具不靠谱的“文字说明”而造成巨大损失的鉴定专家又将承担怎样的责任呢?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昔龙说:“专家在本案当中,他事先并不是很清楚谢某要把评估报告作为骗贷工具,所以专家由于事先不清楚他有这样违法犯罪的目的,所以你不好说他犯了什么罪”。(依此说,即使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或证据证明专家们的“鉴”与“说”是不成立的,你拿“专家”也没辙,理由是专家们不知道对方搞这个鉴定是为了什么。按这种逻辑,如某“官”文将“有毒奶粉”认定为“超级营养品”,然后奶粉生产厂拿着这份认定书去营销,然后毒死了人,那是奶粉生产厂的事,与上面的“官”也没任何关系。)由此可见,当下的古玩界“鉴”与“说”,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甚至连一个相应、公正、透明的职业操守、信誉评价体系都没有。于是,当下站在国家权威单位或位置上的鉴定专家们头顶着“官”环,“圈”成了毫无约束的自由帝国,高高在上。据北京中博雅文物鉴定中心主任牛福忠证言:“谢根荣有两件‘古董’,一件是‘金缕玉衣’,一件是‘银缕玉衣’。其实,两件‘玉衣’是我用他给的玉片穿出来的,并不值钱。”在这种已有确实证言的情况下,“专家”杨富绪竟然还理直气壮地说“谁说是假的?现在谁能给这件(金缕玉衣)做定论了吗?”杨富绪的这话中至少有二层意思:一是“我们”是当今中国最有权威的鉴定家,能代表中国目前的最高鉴定水平;二是“我们”说是真的,其他人没有资格说是假的,说了也不算。这其实也道出了当今古玩收藏界的现状:是真是假,“官”专家“说”了算。如此,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