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旧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旧影   2009年11月28日,95岁的王世襄在北京逝世,同时离去的还有他所代表的那种精致生活的态度。   他曾在《锦灰堆#8226;北京鸽哨》一文的自序中写道:“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秋斗蟋蟀,冬怀鸣虫,?x鹰逐兔,挈狗捉獾,皆乐之不疲。”然而这些并不全面,他还涉及书画、雕塑、烹饪、民俗、建筑、中国古典音乐等方面,对工艺美术史及家具,尤其是对明清家具、古代漆器和竹刻等,均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并注重长期的实践考证,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迄今为止已写出专著10余部,论文90余篇。   王世襄,被人们称为“京城第一大玩家”,可他却玩成了大雅,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      1、 王世襄,号畅安,1914年出身北京书香门第。对于玩,王世襄可谓天生异禀,他8岁就能“飞檐走壁”,爬墙放鸽子,一根轰鸽子挂着红布条的竹竿上下翻飞,打得房檐无一瓦全。10岁时,他被送到了美国学校直到高中,习得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同时家中聘请国学耆宿,讲授文史诗词。而对他的艺术品味产生直接影响的是他的母亲和几个舅舅,他的母亲金章是位有名的鱼藻画家,大舅金北楼是当时画界的领导人物,创立了“中国画学研究会”,二舅金东溪、四舅金西??都擅长竹刻,都曾在1900年留学英国。图为,王世襄儿时随父母游览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      2、架鹰捉兔,好一副燕市少年的装扮。这是1936年,王世襄在燕京大学附近的王家园,留下了志得意满的瞬间。优越的环境和年少好奇好动的性格,使王世襄特别喜欢和京城诸多玩家交游,展露出“燕市少年”的特有风貌,他在燕京大学文学院读书时,经常披着缝有铜纽扣的大襟棉袄,腰系骆驼毛绳,穿鹿皮套裤,举着大鹰,招摇过市。      3、1941年他从燕京大学毕业,拿到了硕士学位,还当起了燕京大学学生袁荃猷的论文导师,之后两人渐生情愫,1945年喜结连理。毕业后,他先是到梁思成主持的中国营造社工作,从那时起,他开始对中国古代家具和漆器产生了浓厚兴趣。日本投降后,他被派回北京清查战乱损失的文物,担任起了救国宝的“接收大员”。1949年7月任故宫博物院古玩馆科长,并开始收藏研究明式家具及各种漆器。      4、王世襄把养鸽、研鸽当作所有玩好之最,自称是“吃剩饭、踩狗屎”之辈。下放劳动后一回到北京,他便在通州郊区买了个小院,心舒神怡地养起了观赏鸽子,并研鸽,出鸽书。晚年,他一直在为中国观赏鸽的命运奔走呼吁:“场鸽美其名曰‘和平鸽’,实际上却是美国一种叫做‘落地王’的食用鸽!而世界上最美丽的鸽子――中国的观赏鸽却在受冷落,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5、1972年,王世襄在湖北咸宁五七干校与牛犊合影,与其他下放干部相比,他显得潇洒、淡定。王世襄的大半生是坎坷的,“三反”运动中被拘留过,1957年又被划“右派”,到文化大革命中已是一个“老运动员”。下放干校之前,他在国家文物局工作,当时身患肺病,医生本不让去,但军宣队坚持非去不可。没办法,只身来到向阳湖,而他的夫人袁荃猷去了天津团泊洼干校,三个儿子也分别下放兵团劳动。三年多的干校生活尽管劳动艰苦、生活清贫,但他好玩的天性使他在这里找到了不少乐趣。他很快成了养牲口的行家里手。一有闲暇,就跟当地老乡学采集野生菇,常漫山遍野采灵芝、挖兰花,还常常跑到干校所在地向阳湖边向渔翁老韩求教打渔,“未曙出湖,日上而返”,居然还因此使困扰他近20年的肺病不治而愈。      6、王世襄与常荣启(中)、朱勇(左)合影,摄于1980年。他曾说过:“中国的鹰文化真了不起,肯下功夫,可写一本大书。”他在《大鹰篇》中讲述了熬鹰的经验。平时,他吃过晚饭,右臂戴“袖套”,把鹰一架就出门了,从朝阳门溜溜达达走到前门五牌楼,跟几位同好聊到夜静人稀才分手。然后填填肚子奔西城,踩着落叶,专挑远道,来到一家夜茶馆,又是通海聊。然后又出发,到德胜门晓市,直到日上柳梢才交班回家,在外头整逛荡一宿。      6-1、(家具图)   1973年夏,他回到北京后,主要从事《髹饰录解说》的修订,这是中国现存唯一一本古代漆工专著,1983年终于正式出版,1998年修订再版。王世襄真正为世人关注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明清家具研究》的出版,“文革”后,王家被文物局抄走的收藏品又被归还。王世襄用自行车驮着这些家具到照相馆拍照,并研究其制作工艺、材质。《明清家具研究》被海外视为研究明式家具的“圣经”,书中的几百幅线图都是王世襄夫人袁荃猷画的。晚年,他把自己珍藏的几件名贵家具都捐给了上海博物馆。      7、上个世纪80年代,王世襄与夫人袁荃猷合影于芳嘉园书房。琴瑟相和六十载的夫人袁荃猷2003年去世后,他在诗中表达思念:“君刻大树图,我赋大树歌。相濡复相助,岁月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