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新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子夜》新论   摘要:本文从新的角度看《子夜》,选取买办的角度,可以对《子夜》形成一个独特的理解。例如背后的文化冲突,子夜的结构等,同时也对买办在现代文学期间出现的形象意义有个初步的认识。   关键词:子夜:买办   中图分类号:1207.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3-039-04      在现代文学阶段,除《子夜》外力图搜索像清末民初小说阶段的丰富的买办形象,似乎成了一件难事。在这一阶段偶尔出现有关买办的只言片语也寥寥可数。我们甚至需要推测他们身为买办的可能性:《围城》中令人作呕的孙柔嘉的姑母,《寒夜》里与树生远走兰州的陈经理,穆时英《手指》中虐待女工的“拿麻温”,《上海的狐步舞》里的刘有德,《日出》中的张乔治,《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乔琪家庭等等便都可能是具有买办性质的人,但仅是可能而已,除此以外我们无法做出有力的证明。因此对他们形象的分析无助于买办形象的研究,何况他们在其小说中承担的意义,远不是牵强地将之拉到买办身份就可以做出解释的。另外在关山的《混人》里提到被洋行经理家的很有钱的小子抢去恋爱女子的事。在钱钟书的《猫》里提到李先生就经常为“洋行买办死了要点主”服务的叙述。这里虽直接点明了买办,却不见买办其人,也只是当做一般有钱人看待,略提一句而已。整个现代文学期间丰富的人物画廊里买办人物实在不多见,更不用说丰富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怪事。现代文学与传统的断裂似乎在买办形象尴尬的延续上找到了最好注脚。但茅盾力作《子夜》的出现,无疑将买办形象提至本阶段不容忽视的人物形象之一。   《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一部笔墨集中对买办形象展开描写的作品。正如谭桂林教授写的“只是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知识界的注意中心已经由兴办洋务、发展实业、富国强兵方面转移到以自由、民主、科学为内容的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运动上来,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创作中对知识分子和农民形象的浓厚兴趣理所当然的要冲淡乃至淹没作家们对民族实业家与洋奴买办之类的艺术关注。但因为有了《子夜》。买办形象在现代文学上留下了重重一笔。“比较一下这两个阶段的民族实业家和洋奴买办的形象特征,对于我们理解《子夜》赋予都市人物的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内容将是很有帮助的。”两个不同时期的买办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买办在清末明初时期种种张致做作,令人可厌,而并不可恶,他们的存在为晚清小说增添了无穷的喜剧色彩。小说里洋溢着一股轻松的气氛,而到了现代小说《子夜》里,空气似乎凝固了,变的压抑异常。尽管这有可能是现代知识分子立足于“启蒙”和其社会使命感有关,但两种不同的氛围毕竟给买办形象背后留下了深厚的阴影。   看《子夜》中的氛围渲染:   “从早上起,就没有一点风。天空挤满了灰色的云块,呆滞滞地不动。淡黄色的太阳光偶然露一下脸,就又赶快躲过了。成群的蜻蜒在树梢飞舞,有时竟扑到绿色的铁纱窗上,那就惊动了爬在那里的苍蝇,嗡的一声,都飞起来,没有去路似的在窗前飞绕了一会,仍复爬在那铁纱上,伸出两只后脚,慢慢地搓着,好像心事重重。   压抑的的空气,蠢蠢的欲动,无头的苍蝇,创造出骚动前的特有宁静和闷烦。   “没有风,淡青色的天幕上停者几朵白云,月亮的笑脸从云罅中探视下界的秘密,黄埔像一条发光的灰黄色带子,很和平,很快乐。一条小火轮缓缓地冲破那光滑的水面,威风凛凛地叫了一声。船面甲板上装着红绿小电灯的灯彩,在那清凉的夜色中和天空的繁星斗艳。”这是吴逊甫最后一搏前的短暂辉煌。热闹中含有凄静,和平中饱含欲望和异动。和平快乐得有些异常。   两段不长的似乎脱离人物的外在氛围渲染,隐隐透漏出一股前所未有的压抑,完全脱离了晚清小说轻快的基调,为全文埋下了不祥的预兆。黑云压城城欲摧,买办走进现代小说的第一幕便创造了一股紧张的气氛。氛围和背景的处理既为吴逊甫踏着雷过日子,惮尽竭虑,最终惨败的命运结局保持高度一致,但同时也为赵伯韬式的现代买办形象做了强有力的支撑。赵伯韬强势力量的出现,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姿态告诉我们“中国人办工业没有外国人帮助都是虎头蛇尾”这是怎样一种气焰?他生活荒淫腐败,操纵公债市场,只手遮天。我们同情的民族企业家吴逊甫,却是赵伯韬排挤打击的对象。赵伯韬的所作所为。已引起读者的心理反感,再不是可笑可厌可以来说的了,而是一种大恶。这个大恶具有深厚的背景和强大的社会、经济势力,不断地吞噬着周围的一切,将之降服于自己的脚下。至此,买办形象至少在最初的印象上完成了由小丑向大恶的转变。   这个大恶不怎么出场,就已经将大恶归于自己的名下。小说中仅仅描写了他的几次谈话,和玩弄女性,如果仅凭这两点我们就确认他是大恶的话,那么晚清小说在这方面对买办的描写毫不逊色。他们出入妓院,荒淫腐败,不知天高地厚的言论却没有引起我们的此类情绪,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对其超越了可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