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河之畔,聆听远去的高腔鼓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辰河之畔,聆听远去的高腔鼓点   湘西沅水中上游一带旧称辰州,故得“辰河”俗名。明朝建立之初,鼓励移民迁徒、开垦荒地和经商。随着辰河流域第一商埠浦市的日渐繁华,客商和移民传入江西弋阳腔。经过同当地语言、宗教、歌舞、号子、傩腔等融合,形成以高腔为主要声腔的地方大戏剧种―― 辰河戏,长期在湘、鄂、渝、黔毗邻地区流传。由于时代变迁,辰河高腔的许多艺术遗产已经失传或濒临灭绝。至今,辰河高腔主要以简朴、粗糙和零散的演出,在闭塞的乡村延续着五百年戏台香烟的颤悠缭绕。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促进基金会赞助实施了挖掘整理辰河高腔目连戏的录像演出;1998年,泸溪县辰河高腔《目连救母》剧组赴法国、西班牙访问演出十九场;2006年5月20日,辰河高腔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包罗社会万象的乡土狂欢      辰河高腔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收有曲牌300余支,适合表达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唱腔音域格外宽广,旋律优美而凄婉。声音高亢、粗犷,奔放时裂金碎玉,柔和时则细若游丝。然而,观众能够产生强烈共鸣的主要原因却是辰河高腔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思想文化、伦理道德、风俗民情、宗教信仰、民间艺术……它的人文价值远远超过了戏曲艺术。   目连戏,辰河高腔尊为“戏娘”。目连戏是以目连救母为题材的剧目总称,是辰河高腔的主体剧目。目连故事源于佛经《盂兰盆经》,早在北宋的京都汴梁就出现了《目连救母》杂剧的搬演,千年来一直不绝于中国的戏曲舞台。戏剧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傅相斋僧斋道,施舍穷人,去世后升天;傅相妻刘氏青提杀狗开荤,欺僧逐道,作恶而被打入地狱;傅罗卜(即目连,傅相子)出家得道,终生行孝,寻遍阴曹十殿,救出母亲。目连戏除了“目连救母”的故事亘古不变外,经过千年的民间演唱,不知删增了多少内容和形式,形成“一地一目连”的奇特现象,辰河高腔目连戏成为庞杂的目连家族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分支。目连戏几乎汇集了辰河高腔所有唱腔曲牌和锣鼓点子,演唱排场极为丰富。旧时戏班排演条纲戏(根据线索或提纲进行的即兴演唱),多从中套用曲牌、借取排场,有时连唱词、道白也不加修改。因此,辰河戏艺人称目连戏为“戏娘”。   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教化模本。作为佛家故事的“目连救母”,当它由杂剧变成戏文,就已成为儒、佛、道三教合流的产物――目连戏借助佛教戒律以及因果报应说的佛家躯壳,灌以儒家孝道及忠义、节烈等内容,并大量浸渗道教的神灵和祭拜方式。目连戏将儒释道三教教义融会贯通,内容繁博,几乎囊括了辰河地域当时主流社会所倡导的意识形态。   巫傩文化大量渗入。辰河目连戏的禁忌、宗教仪式乃至演出内容等受到当地巫傩祭祀活动的深刻影响。辰河流域其俗好巫信鬼,颇有楚风。目连戏的流行区域往往巫傩活动也很活跃,巫师们常常在目连戏和傩戏这两种祭祀剧之间流动,甚至还有演唱目连戏的巫师班。早期辰河高腔,一人启口众人帮和、击节以鼓不托管弦,后将当地道士、巫师吹奏宗教音乐的唢呐加以改造,替代人声帮腔,形成不同于其它高腔的显著特点。假面与跳神是巫傩文化最基本的两个符号,目连戏借用傩戏面具及变种的头壳,一个艺人便可以很容易地饰演多个角色,而且个性鲜明、生动。目连戏除直接穿插有巫祭仪式以及在后台祭坛的神榜上也供奉巫教神?o外,表演中还融入了傩戏的杂技绝活(如爬刀山、下油锅、咬火犁等)。另外,辰河高腔的唱腔、脸谱、服装、场景、道具等,随处都盈溢出巫傩文化古风。   鬼神信仰成为辰河社会的全景窗口。目连戏的神事活动,供奉了数十位天神地?o,既包括佛教,也包括道教和民间宗教。这些神?o,同辰河地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目连戏神事活动几乎还包容了当地的祭祀民俗,它让众多神灵在这里聚集、领受酬赛。辰河目连戏中出现过三百七十多位地狱鬼怪和数不清的各路神灵,数量之多,略逊《封神》。这些鬼神,归纳和评说了世间的芸芸众生。   无所不包的表演精彩纷呈。目连戏虽然以目连救母为题材,表演却不受剧本限制,可即兴发挥,适时融入风土人情、风流韵事、历史积淀等,表演内容引进了高跷、逗笑、筋斗、杂耍、武术、叠罗汉、三棒鼓、佛事、道场、巫术等民间百戏和祭拜活动,戏剧音乐除汇集三百支传统曲牌外,民歌、佛曲、梵音、傩腔等也融入其中。   规模宏大的祭祀剧。辰河目连戏有小愿和大愿之分,小愿戏在庙宇、会馆、祠堂等固定的戏台演唱;若逢在旷野空坪搭草台演出大愿戏(又称目连大戏),人们扶老携幼从四乡八寨兴高采烈地涌向戏场。目连大戏的搬演多在农历七月。十一到十五,家家户户祭祖先、度亡魂,规模最大的活动是十五中元节同一天举办的佛事盂兰盆会和道家罗天大醮。祭祀活动一是请僧道诵经拜忏、放焰口、点河灯,二是唱大戏搬目连。目连大戏要连演几天几夜,甚至几十天、几个月。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