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半丁绘赠毛主席的画
陈半丁(1876~1970年),名年,又字静山、静庐,号竹环居士,浙江绍兴人。早年家境贫寒,曾在浙西于潜一家杂货店当学徒,常与徽州典当朝奉(管事人)接触,其中有善丹青者,他时去观摩,遂对书画产生极大兴趣,于是业余勤学不辍而自学成才。1894年赴上海谋生,经友人介绍,与吴昌硕相识,后宿于吴家,随吴学习花鸟画和篆刻,并协助其整理资料,朝夕相处10年之久,尽得所传。在此期间,吴昌硕常常带他到任伯年处补习翎毛、人物画,又得吴谷祥、吴石仙、高邕之、陆廉夫等诸家授以画理和技法,画艺精进。1906年陈半丁赴京鬻画为生。民国初年,一位曾是前清王爷的书画收藏家见其所绘,认为艺坛新秀,赞赏不已。40岁后,应蔡元培邀,就职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后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常与陈师曾、齐白石、张大千、吴观岱、贺履之等切磋画艺,相处甚善。40年代多次举办或参与各种形式的画展和义卖捐献展。1955年,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与叶恭绰在会议上一起提出“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成立中国画院”的建议,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后经最高国务会议审议,北京中国画院于1957年5月14日成立,使众多中国画家有所归依。陈半丁曾任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美协理事等职。
陈半丁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一位标志性人物,是书、画、印兼擅的艺术大家。其小写意花鸟画,师承任伯年、吴昌硕,又师法陈淳、华U、徐渭、石涛、李复堂、赵之谦诸家,最终融成一家之法。状物描情,生动自然,具有秀润苍古之趣。笔墨意境,得文人之雅和“金石画派”遗风。题材和用色汲取民间吉祥寓意,画风醇厚,雅俗共赏。
陈半丁还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世纪老人。新中国的诞生,社会的进步,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令他欢欣鼓舞,感慨万千。他对毛泽东主席更是由衷地敬佩爱戴。据说,在上世纪50年代的某次聚会上,陈毅将陈半丁介绍给毛主席。毛主席说:“喔,画家!”“不!我哪算画家,毛主席才是大画家嘛!”陈的回答令毛主席感到诧异。“您改天换地,让旧河山换新貌,是山水画家;您帮助我们改造思想,旧人变新人,是人物画家;您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花鸟画家。”老画家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陈半丁把这种对新中国及其缔造者毛主席的真诚感情,巧妙地融于笔墨之中,他创作的歌颂新社会和新生活,祝福伟大祖国昌盛富强的画作,繁花似锦,气象万千,构成了新中国画苑一道亮丽的风景。其中,他于1951年至1963年间敬赠毛主席的多件花卉画,更为精心之作。据统计,在中南海毛主席故居藏画中,陈半丁的个人所赠最丰。此外,他还与齐白石、叶恭绰、于非L、溥雪斋、王雪涛等人于1951年集体绘制《百花齐放图》和《普天同庆图》,向毛主席表达共同的心声。
陈半丁绘赠毛主席的画,计有卷轴6幅、册页1本。笔者试作赏析如下:
1.《佛手柑图》(1951年)
陈半丁绘赠毛主席的花卉册页之六。题跋:“福国裕民,一手完成。”
佛手柑产于闽、粤,形状奇特,果实裂纹如拳,或开张如指。陈半丁将其信手拈来,大胆出新,可谓:“意中有意,味中有味。”
此图虽系小品,却构思新奇,笔墨酣畅,表现出画家极深厚的传统素养和艺术功力。以对角线交叉构图,别具一格。硕果随类赋色,鲜艳夺目,老叶苍郁,嫩枝挺拔,各异其趣,形成一种蓬勃向上的动势,巧妙地表述了作品的主题。
2.《春满乾坤圈》(1952年)
此图写巨石、古松、牡丹,构图疏密有致,设色艳而不俗,蕴涵浓郁的传统文化韵味。山石用阔笔挥写,浓墨点苔,沉着、坚定,有力度感。两古松一前一后,或虬曲怒张,或直立顶天,气势非凡。主干用不同墨色圈鳞,再施淡赭,于古拙中见生机;枝叶偃仰,以浓淡分远近,苍劲中蕴秀润。牡丹用没骨法或双钩法绘红、紫、白三色,精心点蕊,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另绘蓓蕾一朵,含苞欲放,别有情趣;枝叶取书法笔意,劲健飘逸。
整个画面达到了“天机物趣,毕集毫端”的妙境,展现了新中国的勃勃生机和锦绣前程;以笔墨抒情,寄托胸臆于艺术形象的气质之中,表达了一位老画家对伟大祖国和人民领袖的无限深情。
《春满乾坤圈》(1952年) 《花好月圆图》(1956年)
3. 《花好月圆图》(1956年)
此图构思奇妙,格调典雅。绘一轮明月,月中牡丹盛开,国色天香,光彩照人。画面上下各书64个不同篆体“寿”字,合“百寿”之吉。书与画,对称构图,和谐美满,寄寓了画家的美好祝愿。
陈半丁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雅俗共赏,趋时务新,颇似海派画风。画中牡丹,或用笔洒脱,或没骨雅致,都达到了“与花传神”的境地,反映出成熟的风格和高超技艺。娇艳欲滴的天然之姿,毫无粉饰之意;墨色相浸的艺术效果,于饱满中衬托出荷叶的神采和气韵;书、画、印浑然一体,酿成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