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华眼中的第五代导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戴锦华眼中的第五代导演   戴锦华是一位对电影研究颇有建树的学者,女性主义是她电影批评的基本立场和研究方法之一;她认为电影将“性别角色与男性的欲望结构深刻地内在于影片的叙事机制之中”。而第五代导演在她的批评视野中成为无父的子一代,他们的作品中充满对父辈的想象性描述及对女性“杀手与祭品”的双重噫想,最终第五代艺术在民族精神内部寻根,启蒙(否定)及民族文化与异族文化的较量中成为“裂谷上的一座断桥”,落人冲突与失陷的困境中。      一、无父的子一代      戴锦华认为,“文革”是第四代与第五代导演难以回避的梦魇记忆,所以他们都刻意回避着现实的主题,影片叙事常聚焦于模糊的历史和地域。第四代导演围绕他们“青春的缺憾与缺憾的青春”叙事,这使得他们的作品中呈现出“一种近乎自虐的凝视,一份困惑而绝望的不平感,一份诅咒与迷惘。”当然更多的是表达自身的孱弱与对巨大迫害的恐惧,毕竟他们身陷其中,更有着切身的创伤体验。相比于第五代的批判性,第四代艺术是“以一种人道主义的温情,以对人性、理解、良知的张扬”来慰藉或解脱历史血雨的重负。   第五代不满于第四代对于那段梦魇的“优雅而纤弱”的忧伤表达,他们妄图通过回避那段现实,来遗忘类似于第四代一样充满缺憾的青春。第五代的电影中充满反叛、秩序与臣服。戴锦华认为张艺谋在《红高粱》中“以想象式的弑父与臣服终结了第五代成人式的无限延宕。”在戴锦华看来第五代在书写着印象中的父辈,她认为第五代理解的父辈已经没了英雄的张扬与至高无上,更多地转化为一种“臣服的姿态”。虽然,这种臣服也许仅仅是第五代作为子的想象,但是可以看出,他们挣脱父辈的记忆,冲破无名状态的迫切要求。   张艺谋的《红高梁》是“在想象式中放逐异族文明的威胁”,而这种威胁也弥漫于第五代其他成员的作品中,使第五代不得不在裂谷侧畔艰难地前行。在另一部《最后的疯狂》中,英雄与歹徒的同归于尽,在戴锦华看来,“这也许是第五代历史性生存的一个苍凉而潇洒的挥别姿态,子一代必须以自己为献祭才能换得元社会的和平与拯救,历史之轮才能在宁谧中安然启动。”毕竟一味牺牲女性,并不是拯救他们的最有效途径,作为子一代的第五代有必要为他们的成长式和赦免式付出代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第五代已经发现他们作为天之骄子的时代正在纷纷坠落,尽管还未如父辈一样臣服,却已没有奋斗之初的雄心壮志。正是这种失落感与挫败感让第五代的表达呈现出壮士暮年的恐慌。   面对超越、颠覆历史的艰难与沉重,第五代选择在影片中塑造英雄的出场。他们希望通过英雄形象来完成个人化经验表述和成人式。戴锦华将《孩子王》与《红高粱》看做是“第五代历史之维的两极”。《孩子王》是“以对英雄/父亲神话的解构来重申并自我界定子的身份”,陈凯歌“绝望地要通过拯救关于历史的表述以拯救自己,要从父亲的话语充塞的空间拓出一块子一代的语言空间。”而在《红高粱》“以一个由子而父的民族英雄的出场,它以张扬粗狂的弑父的故事,完成了第五代成人式”。于是,第五代的电影“借助‘想象关系’(阿尔图塞)成功地完成了第五代的赦免式与成人式。”      二、“杀手与祭品”的女性形象      戴锦华认为1949―1959年是一种“非性别化状态”的叙事,忽略了男女性别的差异和个人欲望表达,女性形象被类型化:“翻身/获救的女性”和这些解放的女性成长为的“女战士/女英雄”,并且这两种形象成为1949―1979年女性叙事的基本原型。   1979年前后第四代导演的作品中“女性形象成了历史的剥夺与主人公内在匮乏的指称,成了那些断念式的爱情故事中一去不返的凄婉幻影”,她们成了“愚昧的牺牲、文明的献祭、历史的演进与拯救”,但却是“与女性生存、女性真实无涉的‘空洞的能指’、或曰男性历史的‘想象的能指’”。因此,第四代导演的影片是以“欲望/对象”的缺失,来构成他们对逝去青春的缺憾式记忆,而这些女性形象也是戴锦华所谓的电影中“不可见的女性”。   在第五代的部分作品中,男性欲望的视野再次出现,呈现在这种欲望视域中的女性形象,任务是消解与承担男性文化及困境,所以被看做是女性形象无法避免的际遇。第五代导演将女人呈现在男性欲望的视阈之中,如《红高粱》中对九儿的正面大特写镜头,及几个小细部特写,在戴锦华看来,这“画框如同欲望的目光稳定而贪婪地框定了这张女人的面孔”。同时,走向西方的第五代作品,也将“民族文化呈现为一种自觉的‘女性’角色和姿态”,成为西方视阚中的典型的看/被看、男性/女人的奇观。   但是,戴锦华认为,第五代的艺术中,“女性表象与其说作为欲望的对象,不如说是作为禁止的对象。”第五代导演一方面将女性呈现为被看的欲望视野中,另一方面又对影片中的女性形象设下诸多禁忌,她们没有自身的体验与主观意愿,她们的身体与命运都操纵在男性的手中,即使那是一只黑手。“女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