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试论微时代下家校联系体系的重构.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微时代下家校联系体系的重构

第31卷第4期 平顶山学院学报 Vol.31No.4               2016年8月               JournalofPingdingshanUniversity Aug.2016 试论微时代下家校联系体系的重构 程海艳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浙江金华321000) 摘   要:当今高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整体偏少,并且联系方式与微时代的联系特征不相契合。极具微 时代特色的腾讯QQ、微博、微信等微工具的广泛使用,以及现代社会家长对大学生成长教育的关注及参与需求 等特征为微时代家校联系体系重构提供了可行性基础。微时代家校联系具有多元化、快捷化、系统化的特征,其 能够实现教育的和谐、责任分配的优化,应构建纵向时空、横向互动和主体深度参与的家校联系模式,形成全程 立体互动式的家校联系工作新体系。 关 键 词:微时代;家校联系;微工具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670(2016)04-0112-04   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不只是高校单方的工作,完整 月至7月,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课题组通过所在学 的学生教育是社会各方参与的结果,相对其他影响学 校的学生向其家长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了专项调研。 生成长的因素,高校和家长的作用体现出主动参与、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调查问卷强调高校教育工作者与 积极引导、极具方向性等特征,其对学生的发展起着 家长的联系,故调查时排除了家长通过与孩子交流获 关键的引领作用。就二者关系而言,没有家庭教育的 得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情况。 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 专项调研在问及家长青睐的日常联系方式时(家 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1]。教育任务的完成 长可以从可供选择的联系方式中任选三项),家长选 需要高校与家长互通信息,高校与家长在扮演好自己 择电话联系的占 100%,腾讯QQ、微信、微博、电邮等 角色的同时要使学生成长信息利用最优化,此任务的 现代化的网络通信方式得到了大部分家长的认同和 完成离不开家校联系。家校联系是指家庭与学校以 使用,并且选择腾讯 QQ、微信的比例较大,分别达到 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共同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2]。 96%和91%,选择书信、面谈的比例则偏小,合计占 目前我国正处于以微信息、微媒体、微社区为主要网 79%。关于目前家长采用什么方式与学校联系的问 络形态的微时代[3]。随着移动通信中个人通信业务 题(不定项选择),调研结果显示:家长与高校之间联 的发展,微时代下的腾讯QQ、微博、微信等通信工具 系的首选方式为电话,而面谈、书信,腾讯QQ、微信、 中的信息、图片、语音等功能为终端使用者提供了丰 微博、电子邮件等微时代的联络工具则在家校联系中 富的即时信息交流,这种即时交流深受社会公众欢 扮演配角,家校联系的现状与当今社会沟通方式为电 迎,其正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冲击着人们交流的方式, 话、腾讯QQ、微信等齐头并进的实际情况明显不匹 当下如何建立具有微时代特色的家校联系体系并推 配,也与家长在联系方式的选择比例上不相称。 动其顺畅运转,成为摆在高校、家长与社会面前不容 关于家长在什么状况下与孩子所在高校联系的 回避的新课题。 问题,家校联系主要体现为家校之间应景式联系,即 学校或者家长双向处理相对紧急的突发事件,具有较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