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民族器乐在中国电影音乐中的运用
[摘要] 近年来,中国电影音乐人为寻找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道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尝试。无论是其音乐本身、音色组合、乐器选择、和声配置以及配器等,作曲家都深入地挖掘了民族音乐的精华,更有效、更准确地发挥了民族器乐的优势。
[关键词] 民族器乐;电影音乐;国产电影;影片渲染
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演奏通过录音技术与对白、音响效果合成一条声带,随电影放映而被观众所感知。电影音乐是20世纪新出现的音乐体裁,有音乐的共性,又有其特性。在当代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中国电影音乐人为寻找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道路,进行了不懈地努力和尝试。无论是其音乐本身、音色组合、乐器选择、和声配置以及配器等,作曲家都深入地挖掘了民族音乐的精华,更有效、更准确地发挥了民族乐器的优势。
一、民族器乐在影片渲染上的表现
电影音乐的渲染功能,主要是指电影音乐渲染气氛的功能,它能为影片营造一种特定的背景气氛(包括时间和空间的特征),以达到深化视觉效果的作用。它可以只为影片的局部渲染气氛,也可以用来贯穿全片。
我国的民族乐器有拉弦、吹奏、弹拨和打击等类别。每种乐器都充满了丰富的表现力。在这些各有特色的乐器演奏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不同风格的器乐类型。在许多国产电影中,由于其表现内容本身的民族特性,必须借助电影音乐进行一种文化习俗的渲染。这样的音乐通常更注重其渲染作用,而不介入过多的评论功能,因此,此时运用民族器乐,往往起到更让人震撼的效果。
例如,故事片《黄河在这儿转了个弯》(1986年,导演:金音)表现了山西农村世代传袭的穷光棍“娶阴妻”的陋习。如果男人终身不娶,死后不得埋人祖坟,所以一些没钱娶老婆的穷光蛋只得娶个女尸聊以自慰。画面中。光棍赵大披红戴花要和一具从黄河里打捞上来的女尸拜天地,在举行“阴婚”娶亲仪式上,抬棺材的队伍在唢呐锣鼓的欢快乐声中将女尸埋入自家的祖坟。“婚事”办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可赵大心里却说不清是喜是悲。在这段凄凉悲苦的画面里,音乐与画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看似中国民间最常见的欢庆音乐,但联想到主人公此刻的心情时,便会让人觉得格外刺耳,因此造成了强烈的视听反差,渲染了这出人间悲剧,给审美主体以感情上的强烈冲击,这就是作曲家妙用民间惯用的唢呐锣鼓欢庆音乐所达到的独特效果。
又如,表现英雄主义与民主主义的香港影片《黄飞鸿》(1992年,导演:徐克)中的主题曲《男儿当自强》,综合运用了鼓、琵琶、二胡、笛子和唢呐等民族乐器,节奏快、变奏快、乐器多样,那种“傲气傲笑万重浪,热血热胜红日光,胆是铁打骨如金刚,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誓奋发自强做好汉”的英雄主义精神被铿锵有力的音乐张扬得淋漓尽致,并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
二、民族器乐在打造电影描述性语言上的表现
电影进人有声时期以后,音乐的描绘功能在电影创作中经常被用到。描绘即对画面中富于动作性的事物或情景,通过相应的音乐手段为画面提供一种声音的造型,如鸟鸣追逐、机器运转等,有人把它称为说明性音乐、解说性音乐。
在华语电影《卧虎藏龙》(2000年,导演:李安)中女主角玉娇龙窃剑逃走的那个桥段,总时长近十分钟。在这十分钟时间里只有一样乐器,那就是鼓。作曲家通过鼓声的强弱、节奏、韵律等的变幻与结合,非但没有让人觉得有丝毫的枯燥乏味,反而让人在鼓声所营造的紧张气氛中欲罂不能。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开鼓宣战,击鼓激昂士气,因此,听到鼓声会让观众自然而然地想到战斗。我们从影片里的那段鼓声中听出了力量对比,强化了较量中的每一个回合。
又如赵季平作曲的电影《红高粱》(1987年,张艺谋导演)中“野合”的场景音乐段落,在该段落中,作曲家采用了“音团”的写法,在大箭鼓的持续伴奏下,以30支唢呐在八度内吹奏带装饰音的五声性平行进行的音团,以4支高中低音笙在二个八度内吹奏七声自然音音团。震耳欲聋的音乐与莉面上随风舞动的红高粱水乳交融,含蓄地表达了影片男女主人公勇于示爱的豪气和野性,并在瞬间便将影片推向高潮。可以说,作曲家已经赋予了电影音乐鲜明而强烈的造型与叙事功能。
在电影《红高粱》迎亲花轿经过青杀口的桥段,当画外音刚说完:“老家的人都说这是野高粱,还常闹鬼”。一声低音大锣响起,紧随其后的是色彩性打击乐器的刮奏声、小锣声、铙的渐弱渐慢的敲击声。几秒钟内,几件少得不能再少的打击乐器便营造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氛围。如何用最精练的语言和最经济的形式来谱写电影中的场景音乐,赵季平在这里提供了一个很成功的范例。
三、戏曲音乐的运用
戏曲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集合了民歌、歌舞、器乐和说唱等民族音乐元素。戏曲音乐的出现能够更明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