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悲剧电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悲剧电影   [摘要]悲剧概念出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靠怜悯和同情来宾现自我净化。恰好,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使人们通过影像来感受世间的种种悲剧冲突,从而获得启示和感受。这就是悲剧电影为何有着这样持久和震撼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悲剧电影;审美品格;悲剧意识      以技术发展进步为前提诞生的电影,早期只是一种满足人们娱乐心理的“影戏”,并未显示出它的文化呈现价值。到了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电影创作开始进入了新纪元,电影的内涵也开始走出杂耍的狭小领地,而成为众多媒体中最具文化呈现价值的一员。梅里爱不懈的探索,不仅为电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也为这门综合艺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与此同时,悲剧电影作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具有极其重要的美学意义。      一、悲剧电影的历史性      电影研究者们都不会忘记《战舰波将金号》里的几个经典场景:“敖德萨阶梯”上,沙皇军警荷枪实弹冲向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他们机械地却毫不留情地把子弹射向那些无辜的人群。节奏鲜明的蒙太奇语言突出了这场屠杀悲剧特点;在另外一个场景中,爱森斯坦用了三个神态不同、动作各一的狮子怒吼的形象,象征性地隐喻了人民的反抗情绪,向观众暗示了一场暴风骤雨般的人民革命就要诞生在这“于无声处听惊雷”的人群之中。   在《战舰波将金号》这部电影里,电影的悲剧性特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悲剧冲突的主体――沙皇及其反动统治。19世纪末,受西方社会工业文明的兴起的影响,俄罗斯的民族资本主义已在孕育,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已经在广大人民中间开始了文化启蒙的工作,民主自由思想已经成了俄罗斯意识形态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沙皇利用白色恐怖镇压人民,维护其统治,但从历史的发展上看,沙皇的君主集权式的封建统治已是穷途末路、日暮西山,因此,这一悲剧主体自身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悲剧性结局。   二是悲剧冲突的客体――沙皇统治下的广大劳动人民。他们在沙皇统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不仅难以维持最低水准的生活,而且人身安全也无法保证,物质的贫乏和精神的压抑已使人民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底层的人民与统治者的冲突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压抑与抗争的矛盾必然会带来一种悲剧性的结局,这里是古往今来艺术创作中经常的悲剧主题。   《战舰波将金号》这部电影,导演通过精心构思的悲剧性冲突向人的暗示了意识形态变迁的历史必然性。也为中国新时期悲剧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参照。   中国新时期悲剧电影的崛起,也毫无二致地因为意识形态的变迁,由于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文化禁锢最为严厉的年代,其文化呈现功能较之欧美显得更为鲜明和直接。譬如,中国新时期电影的繁荣,一个最直接原因就是清除“极左”思想而导致的思想观念的解放。其实不只是电影,在旧的思想枷锁被彻底打碎以后,艺术家的主体意识开始挣脱观念的束缚,获得了相对自由的广阔空间。八十年代初,经历了长期的人性压抑,艺术家思想情绪的疏导和宣泄直接转化为不可抗拒的创作冲动,于是,文化园地在长时期的沉寂之后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上,电影人的创作激情纷纷通过各种各样审美理想表达出来,各种创作理念如繁星满天,让人眼花缭乱,理念的核心都是对历史的悲剧性的反思。电影艺术家们根本来不及研究和考察表现形式的问题,只是不停的选择思想,进行表达。但是,受时代文化背景的局限,人们的选择,不可能摆脱对十年浩劫艰难岁月的回顾,这是可以理解的。在思想被禁锢的年代,没有人比文化人更能够体会到思想和情感被强奸的切肤之痛。于是,在新时期的前几年,“伤痕”电影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新时期电影创作的信号,这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个悲剧电影母题。“伤痕”母题诞生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它的主题的内涵和电影创作的审美取向都带有当时文化心理的深深烙印。      二、悲剧电影的时代性      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艺术家,他的审美意识里如果没有社会批判的成分,他就不可能创作出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潮流,为广大观众接受并欣赏的作品。这是艺术创作史上约定俗成的不成文法。革命导师马克思在艺术思想上曾是个坚定的革命者。青年马克思作为诗人曾对普鲁士政府的思想禁锢表现出极端的愤慨,他在《评普鲁士的书报检查令》中说:“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不希望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同样的芳香,可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人类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笔触透露出鲜明的社会批判意识。中国的电影创作者在经历了10年浩劫的洗礼之后的真正进步就表现在社会批判意识的觉醒上,也正是这种觉醒,使电影始终回荡着一种悲剧性的主旋律。《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等电影作品,在向人们描述10年动乱对人们的美好的情感的毁灭,还从更深层次探讨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