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分享中国艺术(上)
题记:实际上只存在两个民族,那就是东方和西方。
――拿破仑 1802
中国长期垄断瓷器市场
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相比最突出的是瓷器文明。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大约在6世纪(编者注:中国陶瓷史认为中国在东汉已出现真正意义的瓷器),真正有别于陶器的瓷器在中国诞生了。日本要到17世纪、欧洲要到18世纪早期才能生产陶瓷。中国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世界上唯一的瓷器生产国(编者注: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后同),英语中“China”是陶瓷的名称之一。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向别的国家大量出口陶瓷。因此,陶瓷一直是全球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艺术种类,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中国与西方的相互影响
中世纪的欧洲与中国几乎没有直接的接触,只对这个国家有一个模糊的概念。马可?波罗和其他人写的游记为中国增加了神秘和魅力,然而一些中国瓷器的样本经过中东传到了欧洲,这些瓷器被欧洲人看作是奇迹,非常珍惜。
葡萄牙人是当时全世界最重要的航海力量,也是最先与中国进行贸易的欧洲人,从1520年开始,中国瓷器通过葡萄牙人的船运到欧洲,在16世纪,尤其是1557年葡萄牙人在澳门建立定居点以后,贸易进一步扩大。
克拉克瓷
因为对中国瓷器的准确来源不了解,荷兰人把它叫做“克拉克瓷”(克拉克是荷兰人对运送中国瓷器的一种葡萄牙船的叫法),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英语也借用了这个荷兰语,它所指的是青花瓷(blue and white),所指的大部分是生产于1560年至1640年(编者注:即明末清初时期)的风格相近的瓷器,主要以碗和盘子为主。
中国最早是为葡萄牙大量生产瓷器,接下来是为尼德兰和其他国家。出现在17世纪荷兰的绘画作品里的中国瓷器就是典型的“克拉克瓷”,这种瓷器被大量地保存下来,并且定期出现在英国和欧洲的拍卖行。
克拉克瓷是西方人和东方人在品位上存在差异的很好的例子,这种釉下施以钴蓝的瓷器是很随意的,通常只是粗略地上色,边沿有花瓣形的镶饰。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在中国人的眼里这种瓷器实在再普通不过了。而在那时候的欧洲人看来,瓷器上画上了什么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来自中国的珍贵东西。现在有很多西方的收藏家开始认同中国人对于克拉克瓷的看法了,但在当时欧洲人并不知道在中国有更好的瓷器。当时的欧洲人用银来镶嵌克拉克瓷,但在现在,早期的承托瓷器的银托架比瓷器更让人感兴趣,在市场上甚至比克拉克瓷更贵。
几乎整个17世纪,荷兰人在欧洲和东亚之间的贸易中占有优势,他们也联合了其他欧洲人的力量。英国在18世纪成为主宰,这时欧洲与东亚之间的贸易主要以茶、丝绸、香料、坚硬的木材和其他在消费之后没有留下明显痕迹的商品。这一时期留下来的是大量中国外销瓷器和一些漆器家具、牙雕、玳瑁、扇子、银器、画在玻璃或纸上的绘画作品等。
过渡期的青花瓷
荷兰人比葡萄牙人幸运的一点是,他们在与中国做生意的时候,正是明朝的力量衰弱到极点的时候。在1630年和1640年早期,几乎没有专为明皇室生产的瓷器。那时候最好的制瓷天才都在生产供应国内市场的瓷器和出口到荷兰和日本的外销瓷。在这一时期,一种青花瓷被生产出来,我们今天称之为“过渡瓷”(编者注:中国陶瓷史一般不使用此称呼),因为它的风格介于明朝和清朝之间。黄金时期的“过渡瓷”的质量比克拉克瓷好得多,题材也更多样化,有植物、动物、鸟类、人物还有小说中的木刻插图的场景等。
一些出口到荷兰的青花瓷在形状上迎合了荷兰人的品位,如带盖子的圆筒型瓶子,甚至有荷兰郁金香形的装饰。大量出口到荷兰的这些瓷器也受到中国人的喜爱,或者说这些瓷器是接近中国人的品位的。现在,在众多的外销瓷种类中,“过渡瓷”是中国收藏家想要的少数品种之一。
康熙青花瓷
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其他的欧洲国家如英国,加入到对中国的贸易中,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数年前在越南头顿发现的一艘沉船上的货物,表明了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品位。这是一艘亚洲的船,可能是开往巴达维亚,在那里把货物转换到荷兰的船上运往荷兰的。途中在越南海岸沉没。船上的货物中有大量的中国青花瓷,有花瓶、带倾口的杯子,茶壶、芥末瓶等,这些瓷器的形状明显是欧洲人的品位,其中甚至还有仿照欧洲样式的瓷酒杯。这些货物反映了当时荷兰人和英国人对青花瓷的狂热。这一时期,荷兰的统治者威廉也是英国的国王。
“康熙青花瓷”是以在1662年-1722年统治中国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的名字命名的,这种瓷器目前在国际艺术市场上很充裕。这种瓷器在17世纪晚期和18世纪早期大量出口到欧洲,但是很快就过时了,一些英国人和荷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