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台州沙埠窑青瓷
晚唐至北宋时期,青瓷遍及浙江台州各区,是台州青瓷发展的全盛时期,其中黄岩沙埠乡窑群是晚唐至北宋时期台州越窑系中的佼佼者。
图6 五代末至北宋初黄岩沙埠窑花口盘口径13.8厘米
黄岩沙埠窑群周围磁土矿、水源、燃料十分丰富,在2公里长的半月形地带,古窑址林立,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之多。文化堆积十分丰富,一般堆积厚1~2米,最厚处可达十几米,范围很大,如同山丘。窑位清楚,窑床均设置在山坡上,多属阶梯式龙窑,一般长30米,宽2.5米。烟囱在山顶,窑炉火膛及制瓷作坊均在山脚平地。至今还遗存有当时制瓷的瓷泥,软软的,呈灰白色,在窑址笔者就发现一大坑的瓷泥,保存完好,很值得研究。器物造型精美别致,花纹装饰简练豪放,釉色淡雅莹润。胎骨致密坚硬,淘练精纯细腻,胎釉结合缜密。制作技法有轮制、手制、模制、透雕和塑瓷。黄岩沙埠窑青瓷在五代和北宋早期的生产空前繁荣,除了有进贡的可能因素(需进一步地发掘考古论证)外,另一种重要的推动力就是外销(有史为证),在当时台州的越窑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黄岩沙埠青瓷烧制,使用三种大、中、小不等的凹形匣钵,每件器物独立封泥烧制。垫圈、垫饼、支钉和筒形支座采用一次性匣钵套置叠烧。这种烧制工艺在当时已经相当进步了。青瓷以铁的氧化物为着色剂,釉中如增加含铁量,会呈酱褐色;釉中的氧化硅会增进青色;若减少釉中的氧化硅而增加盐基,便会发黄而呈橄榄绿色。除釉的成分关系到青瓷的美观外,其不同的泥质匣钵和烧制工艺也很重要。为了烧制出美好的青瓷釉,在釉熔融前,必须是还原焰的气氛。如控制不恰当,就会出现发黄、黑褐色等缺陷。在当时情况下,要想烧成美丽纯净的青瓷是很难的,连窑工也得等瓷烧成出窑后撬碎匣钵,取出成品,方知釉色如何。而在整个烧制过程中,釉色的青翠、青绿、青泛黄或淡青绿色诸色,都无法控制,难怪唐代诗人、文人把越窑青瓷称为秘色瓷。黄岩沙埠青瓷似冰如玉,虽还未证实有否烧造秘色瓷,但其如“千峰翠色”之魅力,每令观者叹为观止。
黄岩沙埠窑的器型有壶、瓶、罐、钵、盘、碗、方盒、碟、盒、盅、水注、执壶、谷仓、洗、水盂、熏炉、瓮、鼎、粉盒、杯、茶托、灯盏以及佛像、鲤鱼、塑猴等20多类,50余品种。其中多角瓶、谷仓、鲤鱼、孔明碗、佛像和堆花生、荷藕、桂圆、荔枝等象生果盘应属祭祀器或是明器。器物表里均施满釉,釉色为翠青、青绿、青泛黄、淡青诸色,并发现少量酱褐色釉。青瓷的釉色丰润雅丽,光泽莹润。将这种釉之美推向极致的是唐五代的越窑。原料的精细加工以及用匣钵装烧坯件,使唐五代越窑青瓷的釉质更为细腻纯净,釉色更为均匀润泽,因而备受世人的喜爱。
唐代诗人陆龟蒙写了一首《秘色越器》诗,对青莹雅致的越瓷赞誉道: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将越窑的釉色比作“千峰翠色”,可谓绝妙。但五代人徐夤不甘狗尾续貂,他在七律《贡余秘色茶盏》中用一连串贴切比喻把越瓷的釉色描述得犹如美女簪花,诗云: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
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图2 黄岩沙埠窑遗址文化堆积层一般1~2米,最厚处高达十几米
对这首诗细加咀嚼,便能体味出一个“静”字来,如“明月”与“春水”的静籁意境,“薄冰”与“绿云”的凝寂的气息。陆龟蒙在赞美越窑时,首先想到的是千峰。而率先对上林湖窑址进行考古调查的陈万里在为越窑瓷之美倾倒时,首先想到的是湖水,他形象地把越窑的釉色称作“湖绿色”。如果对越窑址作一番巡视,就会发现越窑的釉色与远处的山峦和湖水的颜色非常接近,仿佛是把山水之色融化后做成的。
黄岩沙埠窑的装饰方法以刻划、模印、堆塑、针点、篦纹、透雕、塑瓷和刻字等为主要工艺手法。据初步统计,60%以上的瓷器饰有华丽的花纹图案,20%器物外表作瓜棱、菊瓣、菱边、花口及变体莲瓣形,只有极少量器物为素面。花纹图案题材广泛,除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外,还吸取自然界的一花一鸟,以团形式或自由式,在器物的底腹或外面间作刻划,题材有云龙、花鸟、人物、花卉四大类。有些刻花与上虞县窑寺前出土器物的纹样和造型如出一辙,有些作品和上林湖地区五代至北宋时期作坊生产的瓷器完全一致,这就证明它们是同属一脉相承而且有着密切联系的越窑系统。
黄岩沙埠窑瓷器纹饰,第一类以天际湖海和神话传说中的龙为题材,如腾云驾雾的飞龙、江湖澎湃的游龙和摩羯纹等,图案结构严谨,气势磅礴,釉色上乘,但产品不多;第二类是双凤衔牡丹、莲池鸳鸯、花间飞鸟、蝶恋花、鹦鹉戏花等,大多刻划在卧足底的大盘内,刀法娴熟,釉色青绿、青翠,但所见标本极少;第三类是大盘、碗内刻划的人物图案,如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