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中的精神生命特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山水画中的精神生命特征   中国的绘画和西方的绘画有着不同的精神趋向,其中中国山水的特点尤其突出。它除了在“形”“色”“用笔”等造型语言上和西方相比体现了中国特有的审美精神外,还在对精神生命的理解上体现蕴涵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留美博士周彦曾经在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作了以“中国抽象和东方宇宙空间”为主题的报告,其中,他把“灰白”和“烟云”等理解为“中国抽象”,但我却认为同样可以理解为中国文人对精神生命的不同阐释。    对生命的赞美是绘画的主要表现内容,我国山水画同样把对自然生命的歌颂作为主题,但它不仅仅是歌颂了客观现实的自然生命,而且在对其的赞美中实现对自然生命的超越。生命是人类和自然共有的,但在中国早期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人们不仅认识到自然生命,并且还从不同的角度拓展了对生命的理解――不仅仅从时间的前后来理解生命的延续,并且从横向的空间中感通此生关联于彼生,从生命的关联和类推中理解生命的相互联系和感悟宇宙生命。如中国的八卦收纳了包括人和物在内的八类物象,用它来推演“生命方程”,用它来解释生命的关联。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这样一种思想,即人虽然是宇宙中最有灵气的生命,但本质上也只是生命的一种组织形式,物和人是统一的、融合的,绝非对立的,从而促进了人与万物的共生,促进了物我的生命联系,超越了对自然生命的理解。    中国山水画在“物化”中实现了对生命的超越,中国古代思想认为物我之间的互观运动,是物我之间由互相逗发,互相感应到最后的物我大融合的过程。我国文明发祥于农耕文明,有着长期和自然界的斗争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不难体会到尊重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恩惠,人与自然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之间随之建立某种默契,有了共感的基础。物化是一种由自我丧失而体悟到生命浩然与天地同科的境界,物化的境界指出了一条解脱枷锁通向心灵自由的路,一条由自由走向宇宙纵深的途径。在这个境界中,我即是物,物即是我,物萦亦萦,物运亦运,我是一棵树,我是一座山,我是天上的一片云,我是林间的一只鸟,我“与物为宜”“与物为春”,天地的生息就是我的生息。自我浑然物化于对象之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所在,既以自己的自然,合宇宙之自然,以自己的生命合宇宙之生命。    “画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精神氛围,体现了中国特有的生命特征,是形式和内容共同构建的一种精神气息。在中国山水画中画家们在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共同审美精神,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生命的真谛,领悟到生命的空灵、清逸、苍古、荒寒和烟韵等境界,而这些境界往往能让人的灵魂突出世俗的牵绊得以净化,得以升华。中国画家视荒寒为画中之极境,积极营造一种荒寒之境,自王维开始,画家慢慢开始喜欢作雪景图,王维通过雪景突出画中的凄冷和高洁的韵味,之后被李成和范宽所效仿,雪景成了造境所不能缺少的。中国山水画家也喜欢画寒林,寒林之作盛于李成和郭熙,郭熙对四季的景色有独特的见解,画意寄托于秋末到早春的寒林之中,他的作品多是在云雾缭绕的山弯中站立一片寒林,枯树突出,枝头酷似鹰爪,散发出一阵阵凄绝的气息。中国山水画家之所以对寒林的境界情有独钟,且视其为画中的极境,最主要的是借寒林来表达对生命的关切。寒林是一个悠远的境界,有超凡脱俗的气度,宛如在远处寺庙传来幽幽的钟声。寒林暗示的不是冷漠,而是对生命的挚爱。苍古之境也是中国山水画的崇高境界之一,是一种苍茫古淡的艺术境界,犹如人到末年,回首往事,览尽人间沧桑,回归平淡,蕴涵着对生命的充分的体验,进入生命的最高境界。古苍之境也暗示着宇宙生命的混莽感,将艺术的触角直指向生命的起源,如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云海翻腾,混混莽莽,弥漫着宇宙生成时期的阴阳相撞的混沌之气。古苍之境体现了生命创造的特点,展示了荒天的无穷魅力。萧疏为中国山水画的又一境界,淡处着笔,追求空旷的妙境。萧疏之境的特点可以用枯、瘦、简来概括,但特别重视“瘦”的表现,“瘦”常常被看作超凡脱俗的灵丹妙药。如关仝的《关山行旅图》,画中用概括极强的用笔,表现了寒山枯木,荒天大地,气韵萧疏,有树无枝,俨然一副超凡脱俗的大家气派,又不失盎然生机。烟润之境也是中国山水画的典型境界。大地万物生命源于气,气是自然界生命的根本,同时通过激荡的水气云烟去表现大自然的生机。山水画也特别推崇烟云的意态,以“烟云”为山水画的别称,常常把“润”的笔墨效果和烟云的意态结合起来,润在湿,表现大自然滋润馄饨的生命,而烟在飘,若有若无,飘飘渺渺而富有灵动,宛如与天同在,与神同游。董源是这种画境的集大成者,他的《潇湘图卷》是典型的代表,画中平远开阔,水色莽莽的云烟在山间沉浮,触动人的心扉。    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一直在追求着两种较高的精神境界,一是以动追动,整天奔波于山水之间,查乱石荒山,看千沟万壑,披星戴月,风雨无阻,用胸中饱满的激情去融化千山万水。一种是以静制动,以宁静的心灵空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