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市场:伤痕累累的幼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艺术品市场:伤痕累累的幼狮   伤痕之一:“恶语暗箭”      入秋以来,自纽约至北京而香港,寒风一路刮来,中国艺术市场正在以其羸弱之躯顽强地经受一次又一次的冲击,而最凛冽的寒风当属“流言”!本来市场高高低低的变化都是正常现象,没有永恒的胜利,也没有永恒的失败。然而总有一些好事之徒唯恐天下不乱,恶意中伤造谣,一时间流言蜚语不绝于耳,给国内原本就不十分稳固的收藏阶层雪上加霜。刚刚苦口婆心引导了一小部分收藏爱好者将闲散资金投入艺术,刚刚买了一件作品就遭到如此多的非议。一会儿说买贵了;一会儿说是炒作;一会儿说是托儿;一会儿又说人家头脑发热!听听啊,同胞们,能不让人心寒吗?!艺术市场在中国还属于初级市场,大家在共同成长学习,没有什么人可以称所谓权威。没有!当务之急不该去喋喋不休地争吵什么值不值、精不精、流不流等无聊的话题,而应尽己所能、引导有识之士加入到艺术品收藏的行列中来,一个、两个、十个、二十个……经常问问自己,究竟做了多少实事?总有一天,我们也能拥有自己的收藏群体和收藏品位,当代最好的作品不至于总是被洋人抢了先。每当我在香港看到拍卖场上云集着来自各国的艺术基金会和博物馆负责人,我的内心就在暗自呼唤着自己的祖国:醒醒吧,快来买点艺术品吧,这是太阳底下最终端的市场,是集智慧、金钱、成就于一身的最刺激的行业!那天在拍卖场上碰到一个坐在我旁边频频举牌的人,本以为是同志,一问才知是韩国人,惭愧!我们的艺术家,得到的是外国人的追捧与尊重!而我们自己的后院,那些至今还在口诛笔伐、闲言碎语的看官们是否能留些精力做点有益的引导?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才两岁啊!这只伤痕累累的幼狮怎能经得起如此众多闲客的打击。尽管如此,毕竟中国艺术市场是狮子,再小也不是猫。无论是谁对艺术市场做出贡献,我们都应感到自豪并尊重和感激他们;无论是谁对艺术市场感到失望,我们都应该去主动安慰并伸出援助的手,齐心维护中国艺术市场和中国收藏家的尊严。流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流拍的恶意渲染,毕竟大家唇齿相依,彼此的攻击有意义吗?画家、藏家、画廊、拍卖行同在一条生物链上,缺一不可,本是同根,相煎何急?一些行业性“八卦”媒体极不负责任的随意报道,胡乱议论画作,议论拍卖,议论买家,严重伤害了彼此的信任。为行业笼罩了一层阴云,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从业者都不会去理会这种热衷传播小道消息的人。         伤痕之二:“急于求成”      在欧美国家,艺术市场有数百年的交易史,有着丰沛的资料和经验,中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还有许多空白需要去填补,例如拍卖中的电话委托,在西方是一个可以读到硕士的专业,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电话沟通,它需要很多素养:心理上、技巧上、语言上、知识上、判断上,不同的人委托,都有着不同的地区习惯差异。艺术品收藏从来就不是心血来潮的产物,在一个人的收入水准达到中产并具备90%的日常消费品之后,才有可能考虑艺术品消费。那么建立日常消费,按照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需要至少人民币150万元以上。消费艺术品也分三个层次:画店级、画廊级、拍卖行级。把定位都搞清楚了,市场才会有秩序,该买什么层次的画?去哪儿买?分工明确、各取所需,中国境内许多画廊的生意之所以不好做,就是因为画廊所卖的画与拍卖行所拍的画有太多的雷同。更致命的是买画人是以投资为目的从画廊购买,当看不到在拍卖行有相应行情或行情不好时就恐慌,急于出手,完全背离了艺术品收藏的长期赢利总原则。更有甚者,昨天买,今天抛,等同于股票操作,这些都是目前中国艺术市场的顽疾,然而顽疾不等于绝症。在艺术市场发达的欧美国家也经历过相似的阶段,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与自然淘汰,许多潜规则就会建立起来。         伤痕之三:“内讧消耗”      经常有朋友问我为什么内地拍卖价格总是没有境外拍卖价格高?我说境外公司的许多经验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但最本质的原因是我们的价格被内讧消耗掉了。比如香港只有两大拍卖公司,却云集了数百位富豪,粥少僧多,当然“洛阳纸贵”!而内地呢?400余家拍卖行,天哪!比全世界的总合还多许多,你方唱罢我方唱,你有啥我也有啥,香港的一张画,到内地就变成几十张,而且发源地在这里,皇帝女儿不愁嫁,僧少粥多,能不浪费吗?无人争食价格能高吗?有人说“冷静”、“疲软”,那是货源泛滥的直接后果。每年仅供应这么多拍卖公司的这么多画就消耗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分散了这么多注意力,大家都想去捡漏,你看我,我看你,你认识我,我也认识你,雷锋一下,结果可想而知。其实真正好卖的,能经住市场考验的,连60个名头都不到,绝大部分是要被淘汰的,表面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背后,是大量的垃圾运来转去。按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支撑一个数亿元的小盘子,富富有余,所以绝不是资金上的问题,“内讧消耗”猛于虎,中国人习惯于攀比,这一集体性格特点对于艺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