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生活 寄情花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注重生活 寄情花鸟   花鸟画是中国画中的一个独立画科,主要描绘花、鸟、鱼、虫、梅、兰、菊,竹等。自唐代独立成科后,历代花鸟画家辈出,创作了许许多多的经典作品,为中国花鸟画的艺术宝库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财富。这些财富亦为景德镇的瓷艺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   花鸟画与山水、人物画一样,一直深受世人的厚爱,完美的画面让人赏心悦目,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好的作品是来源于生活的,优秀的画家不论是国画创作者,还是瓷画创作者,都十分注重生活,因为生活是画家创作的基石和源泉。   宋代画家罗大经说:“曾云巢无疑工画草虫,年迈愈精。余尝问其有所传乎,无疑笑曰:‘是岂有法可传哉!某自少时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又恐其神之不完也,复就草地之间观之,于是始得其天。方其落笔之际,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耶,此与造化生物之机缄盖无以异,岂有可传之法哉!’”(罗大经著《鹤林玉露》)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郑板桥《画竹》)   20世纪的著名画家齐白石,非常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他常常仔细观察花鸟的形态、动作,揣摹它们的精神,把乡野生活的点滴感受与花鸟草虫的天然姿态借助画笔透露出来,所作花、鸟、鱼、虾等无不灵动鲜活,情趣盎然。   景德镇瓷上花鸟画负有盛名的“珠山八友”中有毕伯涛、程意亭、刘雨岑、邓碧珊、徐仲南、田鹤仙等,他们无一不注重体验生活,认识生活,他们的这一思想在其题画诗中显露无遗:   “山外斜阳半未沉,清溪荒草绿阴阴。此时我也知鱼乐,不是雷同庄子心。”(邓碧珊《鱼藻图》)   “画里梅花墨未干,一枝冰雪又生寒。当年风景犹能记,曾在孤山顶上看。”(田鹤仙《一枝冰雪又生寒》)   “曾记潇湘系短篷,隔江烟雨翠重重。惊雷忽报春消息,一夜灵根长箨龙。”(徐仲南《惊雷忽报春消息》)   借写生、游历来采集素材,从而“师法自然”,是画家获得成功的要素。然而,作画不是写生,不能全然照搬现实生活中眼之所见。郑板桥曾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郑板桥《画竹》)说明了画者的意识应是有主动创造性,可以参照客观事物进行创造,产生富有内涵的新意境。齐白石亦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语中的“张神”,是指物之精神,人之灵魂。因此,花鸟画应是将自然美转变为艺术美的载体。   然而,花鸟画的美不能只是画面的美,而应是意境美才对。一幅花鸟花如若没有赋予它花鸟之外的情感内涵,那就没有一点可以吸引人之处。“一枝一叶一世界,一鸟一画一天堂”。在花鸟画里,枝枝叶叶该有关情的,因为有情才能牵动人心。   历代著名的花鸟画家,其实是把花鸟画作为抒发情感、托物言志的载体的,也因此,他们那极具时代精神、极富思想情感、极有个性特色的画作才能流芳百世,代代相传。   明代花鸟画家徐谓因屡试不中,而灰心仕途。然而他天才超逸,诗文书画无所不精,特别是在水墨大写意花卉画方面具有独特的贡献。《墨葡萄图轴》是一幅很能代表徐渭水墨大写意风格的作品。此作将英雄失落、怀才不遇、投靠无门、一生潦倒的境遇以及由此升起的愤懑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画里藤条错落低垂,枝叶纷披,葡萄晶莹欲滴。所绘物象笔墨干湿并重,不求形似,而重生韵。以行草书写的题画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字势欹斜跌宕,令人联想到画家的坎坷经历。这幅在感性形象中寄寓了强烈的真挚情感的杰出之作,一直是后人的典范。   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八大山人,原为明朝王孙,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他一生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常常以局部夸张、变形、扭曲的花、草来揭示无可奈何的落魄、悲凄处境,内心压抑却激昂难平的情绪。蕴藏深意的画面让人看到了八大山人内心深处的痛苦,郑板桥评价八大山人的画时说,“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不多泪点多”   。   八大山人在《荷花图》中,以荷花寄托自己不与满清政府同流合污,面对破碎山河、物是人非的满怀伤痛之意、满腹悲愤之情。画里的荷叶肥厚,荷茎瘦硬挺拔、如绵里藏针,茎下是丛生的杂草和苍润醇厚的杂石。   “珠山八友”中的毕伯涛、程意亭、刘雨岑、邓碧珊、徐仲南,田鹤仙之作品,每每都是富含寓意、情感深厚的。在他们的作品里,不论是花、鸟、竹、石、虫、草、鱼,物象都是那么灵动,画面都是那么有意境,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述。   我也极喜画花鸟,深知花鸟画不能只停留在追求画面的美上,而是要在以花鸟来表达自身或民众的情感上下功夫,因为只有画者有了深厚的情感内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