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揣而锐之,不可常保”补证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辨析传世本与简帛古本《老子》“揣而锐之”之异文,提出此句可从王树?顾凳臀?“揣而?Z之”,即“动而摇之”之意。《老子》《庄子》《荀子》与楚简本《周易》等流传于战国楚地的文献皆出现类似字词,说明“揣?Z”当为楚方言,后世之注解者未留意于此,往往改读为雅言,以致其义湮没。
关键词《老子》揣而锐之揣?Z楚方言
〔中图分类号〕I206.2/4;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7)06-0009-03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几种战国、西汉古本《老子》陆续出土,这些简帛古书除了可以作为研究《老子》经典化过程的标本,对于文本校勘而言,也提供了珍贵的线索。近读北大西汉竹书《老子》及《长沙马王汉墓简帛集成〔叁〕》,发现《老子》“揣而锐之”一句各本均有差异,学者对此句之解释尤为分歧,有重新讨论之必要。
传世本《老子》第九章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目前所见四种简帛古本俱见此章,兹将相关异文罗列于下:
持而盈之,竹书“持”字原从木,之声,郭店整理者改读为“殖”(训为积),但此字又见同篇简25“其安也,易持也”,故可从今本径读为“持”。“盈”,原作“?啤保?二字通假,楚简习见。不不若已。湍而?t之,不可长保也。(郭店《老子》甲组)
而盈之,不若□□。□□□之,此句下重“□之”二字,疑衍。原整理者认为“之”上残字为“铅”,但裘锡圭先生在《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的注释按语中指出:“从图版上看似不可信,其说只能存疑。”□可长葆之。(马王堆帛书甲本)
而盈之,不若其已。而允之,不可长葆也。(马王堆帛书乙本)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u而允之,不可长葆。(北大汉简本)
马王堆本首句“扌直”,当从诸本读为“持”,徐志钧《老子帛书校注》引《集韵》,训“扌直”为“持”,张松如《老子说解》、徐梵澄《老子臆解》、李零先生《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则破读为“殖”,取“货殖”之义。本文认为若据马王堆本为说,读为“殖”亦可通。西汉时期由于存在“持”“扌直”之异文,学者对于此句提出不同的解释,如严遵《老子指归》谓:“污众趣时,以致财货,财货愈重,神明愈耗”,所谓“污众趣时,以致财货”即取“货殖”之意。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云:“严君平作‘殖而盈之’,谓积其财宝。”可见严注已读为“殖”。参考樊波成:《老子指归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48页。“持盈”“持满”为古人习语,且为儒、道二家所同戒。如《国语?越语下》所录范蠡“持盈”之谏、《荀子?宥坐》载孔子观欹器而论“持满之道”。值得注意的是,《管子?白心》:“持而满之,乃其殆也;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即释《老子》二句,可见所谓“持盈”不仅指财货,盛名亦为盈满之一端。郭店本第二句“不不若已”,整理者已指出:“简文衍一‘不’字,‘若’字下脱‘其’字”,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17页,注释77。当从诸本校为“不若其已”,其说是。马王堆帛书二本及北大汉简本末句“葆”字,可从郭店本为“保”。《老子想尔注》“保”字作“宝”,“揣而锐之”作“揣而悦之”,并以托言黄帝、容成之房中术“为揣悦不可常宝”释之,此乃道徒之引申发挥。以上异文对于文义的理解影响不大,惟第三句“揣而锐之”,传世本“锐”或作“?z”(王弼本)、“悦”(傅奕本),“揣”傅奕本作“”。[日]岛邦男:《老子校正》,东京:汲古书院,1973年,第70页。出土简帛本又有“湍而?t之”“而允之”“?u而允之”等异文,线索繁多,需稍加梳理。
自汉代以来,对于“揣而锐之”句的解释颇为分歧,如严遵说为“砥心锐志,运筹策蓍”;严遵:《老子指归》(王德友点校本),中华书局,1994年,第130页。按,此条佚文为王氏从《道德真经玄德纂疏》所辑。王弼释为“既揣末令尖,又锐之令利”;王弼:《老子注》,《诸子集成》第3册,中华书局,1954年,第5页。傅奕训“揣”为量;孙诒让读“揣”为“捶”,训为捶锻;傅、孙二氏说见朱谦之《老子校释》,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第22页。近人高亨释“揣”为“段(锻)”,释义与孙氏略同。高亨:《老子正诂》,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22页。
简帛古本出土后,学者续对此句作出各种推测。以马王堆帛书本而言,整理者将“而允之”读为“揣而沿之”,认为即“治而循之”之意。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壹〕》,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4页(注释17)、第98页(注释8)。郑良树、许抗生二位先生认为乙本“允”为“兑(锐)”字之讹;郑良树:《老子新校》,《老子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8页;许抗生:《帛书老子注译与研究》,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