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管理心理学课堂笔记42.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心理学课堂笔记42

第四节 挫折与心理卫生 一、挫折性质与产生的原因 (一)什么是挫折 职工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些困难经过努力,可能被克服;有些困难,一时不能克服,可能导致心理挫折, 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一种情绪状态,是一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二)产生挫折的原因 1、客观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空间限制、时间限制、自然灾害与事故、生老病死等。 (2)社会因素: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遭受到来自社会政治的、经济的、种族的、宗教的、道德的及人情、风俗、习惯、偏见等因素的限制,使人们的动机行为难以实现,需要满足受到严重障碍。 2、主观因素 (1)生理因素:是指个人具有的身材、容貌、智力、生理缺陷等限制。这种限制导致不能胜任某种工作,在工作中失败等。例如,因容貌差在应聘中遭到拒绝,因智力弱考不上大学等,这些都易导致挫折。 (2)心理因素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第一,抱负水平过高。抱负水平指个人对所要达到的目标规定的标准。第二,个人的动机冲突。 (三)挫折的容忍力 所谓挫折的容忍力是指个人遭受打击后免于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换句话说,指个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挫折的容忍力的大小受到人的生理条件、思想政治觉悟、过去挫折的经验、个性特点、对挫折的主观判断等因素的影响。 二、挫折后的行为反应 (一)挫折后的立即反应 1、攻击行为: ⑴直接攻击:即挫折发生后,引起人的愤怒情绪,直接攻击人或事物。攻击方式可能是表情、语言或动作。 ⑵间接转向攻击(迁怒、无名火、自责); 2、冷漠反应:沉默; 3、幻想:“白日梦”退缩反应; 4、退化反应:幼稚反应; 5、固着反应:固执、刻板。 (二)挫折后的持续影响 1、紧张、压抑与焦虑影响身心健康; 2、影响组织与团体行为与工作士气; 3、影响心理行为品质。 (三)防卫机制 1、合理化作用:在某种情况下,个人的动机和行为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或者不能达到目标时,为了避免因挫折而产生焦虑的痛苦,以及维持个人的自尊心心理,往往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予一种“合理的”解释。 (1)个人好恶 (2)抱怨 (3)各取所需 2、代替(升华、补偿) 3、压抑(失忆); 4、投射; 5、否认(鸵鸟式); 6、反向(此地无银三百两); 7、推诿; 8、抵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增加努力; 10、重新解释目标;。 三、应付挫折的方法 应付挫折的方法中,关键是发展积极反应,防止消极反应。 (一)确定适当的目标,减少因目标太高而造成不必要的挫折。 (二)建立正确的挫折观。要懂得人生道路的曲折,认识挫折的客观必然性,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于面对现实,正确分析挫折原因,增强挫折容忍力。 (三)改变引起挫折的情境。改变物理环境,如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或生活环境,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也可以是改变环境的心理氛围。 (四)正确对待受挫折的人。对遭受挫折的团体成员,管理者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帮助他们。 (五)寻求心理咨询。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询,请心理专家帮助受挫折者分析挫折原因,排解消极情绪,提高适应能力。 第五节 心理卫生的辅导和心理疾病的治疗 一、心理辅导内容 (一)认知改组 通过认知改组可以调整认知与情感、认识与意志、认识与行为、动机与需要的不协调关系,有助于主体适应环境,调适身心健康。 (二)理顺人际关系 具体形式包括理解法、沟通法、协助法和谅解法。 (三)调试不良的情绪。 (四)气功入静的诱导方法。 要点是排除杂念集中意念。 主要方法包括:放松法、默念法、计数法、意守身外法、意守身内法等。 二、心理疾病的治疗问题 (一)身体疗法 (二)心理疗法:通过语言、文字、表情、姿势、行为及其环境的作用,对患者启发、疏导、教育、劝告和暗示,到达治疗的作用。 1、个体心理疗法 2、团体心理疗法 3、行为疗法 4、社区辅助疗法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