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观影手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金时代》观影手记

《黄金时代》观影手记   一   那天跟一个影视投资人吃饭,他想约我写电影剧本。该投资人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在南,大业在北,政治面貌不详,不是群众也不像干部,语锋得庙堂之高,趣味又具江湖之远。以前电视剧圈子里常见此类优越面貌之同胞,现在基本都杀到电影圈了。留了一些面带菜色的朋友在电视剧圈里浮沉,当然,我也厮混其中并看不见彼岸。此君一谈电影,双眼精光直冒,颇具指点河山之气概。他无私向我传授了他投资电影的心得,类似于“八大纪律三项注意”。具体内容我未经允许,不能细讲。但我发现,该投资人跟其他很多投资人普遍相似的一点是数学都学得非常好,尤其是加减法。比如,一部电影中,演员张三有一亿票房的价值,李四有一亿五,那么张三加李四等于两亿五,如果导演王五还有三千万价值,那么就是两亿八,再减去折旧费用五千万,保守算来该电影票房等于两亿三。具体的他的电影加减法比我举的例子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我注意到,在他的“八大纪律三项注意”中,并没有剧本的一席之地,于是吃那一顿饭的过程中我如坐针毡,像是身高不够却被选来跟姚明打篮球。   席间跟投资人聊起了《黄金时代》。我彼时已看过这部电影。我说我很喜欢。投资人说《黄金时代》这样的电影无论好不好,他都不会投,因为这不是市场需要的电影。我很敬佩他确定自己知道市场需要什么,虽然我根本不相信他知道――因为没有人知道。电影发明了一百多年,最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是在好莱坞;即便是好莱坞,也没人知道市场到底需要什么,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电影沦为炮灰。   所以,要谢谢出品人覃宏先生,投资了李樯编剧、许鞍华导演的这部《黄金时代》,使它出现在了拜金的小时代。   二   我看过《黄金时代》两遍。   第一遍是毛片,无音乐音效未调色配光,但电影依然大江大河气韵饱满,令人信服地再现了一颗苦难心灵与她所处的人群与时代;第二遍已是完成片,草灰蛇线,伏脉千里,飞桥栏槛,明暗相通,该有的都有了,用北京话说:妥妥的。   看完第一遍,知道这是一部好电影;看完第二遍,知道这是该有的一部电影。市场需要不需要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当下需要,更长的人间也需要,否则这几年的几百亿票房也太寒碜了。即便你从没读过李白、杜甫,但你到了欧洲北美到了日本韩国,你背后都站着这哥俩呢。有这哥俩在历史深处浪游和苦吟,外人不至于太敢在智力上欺负你。   有《黄金时代》打底,再多出几部烂片我也能坦然接受了。世界是等量的,有多少光就有多少黑色素。《黄金时代》是最近几年“贱片”做底子的中国电影银幕上透出来的一束亮光。   三   从前世上有两种电影,好电影和坏电影。后来我国电影人发明了一种新品种――假电影。假电影不是孤立的,跟最近几年的假烟假酒假化肥假牛奶是一样的,有深刻的社会成因。所以,观看一部电影已经不能先看好坏,而是要先分真假。假电影各有各的假,真电影只有一种真――修辞立其诚。   《黄金时代》是一部真电影。作为传记片,李樯放弃了他熟能生巧的戏剧性,采取了冷静客观诚恳的态度,打捞萧红在人间三十一年留下的隐约消息。评论作家,大家一般爱用文如其人来形容;其实这是一句谎言,因为很少有作家文如其人。但萧红却是非常罕见的一个文如其人的作家,也是非常罕见的我手写我心的作家,正所谓修辞立其诚。李樯的修辞立其诚遭遇了萧红的修辞立其诚后,便出现了当下电影的时空间离式结构。   每一部电影,都有与之对应的最恰当的结构。我看完《黄金时代》之后,惊叹于李樯对结构、内容、人物的高度把握。在他笔下的《黄金时代》,结构即是内容,内容即是人物,人物即是结构。此大手笔非天才不能。请注意,这不是吹捧,接下来我会具体分析。看完我的分析你再分析我是不是吹捧。现在吹捧有风险,我不傻。   比如,开场时出现的萧红的自述。生于哪年,卒于哪年,享年三十一岁。这段自述定下了电影的间离调性。但实际上,这种间离的调性只能发生在《黄金时代》中,它具有惟一性――因为萧红是一个我手写我心的高度统一的作家,她的身份、特质、性格,导致了这样的叙述口吻。换一个人物则该结构不能成立。在这一叙述视角中,编剧视角、人物视角、观众视角被集中到一处;而且,在这一叙述时空中,过去、未来、现在被紧紧浓缩到一点,如宇宙大爆炸时的奇点,蕴含无限可能。李樯在《?S金时代》中发明了这样一种新的叙述结构,该结构之前没有在电影中出现过,该结构用之于其他人物则不令人信服。正是在这样的结构中,我们才有可能无限接近萧红的悲喜人生。   很多人都知道,间离戏剧是布莱希特的专利。但实际上,布莱希特的老师是中国戏曲。李樯在《黄金时代》的开场用的并不是后来被布莱希特所变化的间离戏剧,而是用的典型的戏曲方法:自报家门。所以,我看好多精英人士说这电影沉闷难懂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可能忽略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戏曲传统,其实《黄金时代》如果拿到我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