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纺纱机械设计第一章
纺纱工艺与装备 教材: 纺纱机械(周炳荣主编) 教师:毛立民 mlmin@dhu.edu.cn 课时:32 (共8周) 考试:闭卷形式 成绩评定: 平时作业 20% 考试成绩 70% 出勤率 10% 本课程主要内容 Main References 前言(Preface) 二、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工艺与设备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基础知识,如:数学、力学、机械设计和机械零件等。 三、纺织机械设计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能构思实现工艺动作的具体结构; 能进行关键机构的理论分析; 应具有广泛的纺纱工艺知识; 具有熟练的机械设计及制图能力。 四、纺织机械学科的发展 1926,英,W. A. Hanton, Mechanics of Textile Machinery 1946, 前苏,马雷舍夫,纺织机械 1954,英,W. A. Hanton, Mechanics for Student 1960 , 前苏,马雷舍夫,纺织机械 1963,华东纺织工学院,纺织机械设计原理 1981,上海纺织工学院,纺织机械设计原理 1996,陈人哲等,纺织机械设计原理 棉纺学、纺纱工艺与设备、纺纱工艺学等 Hand Spinning without Spindle Spinning with the Simple Spindle Spinning on Big Wheel Hargreaves’ Spinning Jenny Arkwright’s Water Frame Cotton Roving Bobbin and Flyer Ring Spinning 典型纺织机械介绍(看光盘) 1-1-2. 纤维性状简介 棉 麻 羊毛 丝 粘胶纤维 聚脂纤维(涤纶,晴纶,锦纶,丙纶) 特种纤维(碳纤维,导电纤维等) 1.2.1. 纱的分类 短纤纱 长丝纱 膨体纱(膨体纱 ,变形纱, 弹力纱) 花式纱(结子线,螺旋线,粗节线,圈圈线,结圈线,雪尼尔线,菱形金属线) 复合纱(包芯纱,包缠纱) 1.2.2. 纱的线密度 定义:纱或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单位长度具有的质量 线密度表示法: (特)tex: 1千米长纱线所具有的克数 (定长制) (旦)Nd: 9千米长长丝所具有的克数(定长制) (公制支数)Nm: 1公斤纱线具有1千米长度的倍数 (定重制) (英制支数)Ne: 1磅纱线具有840码长度的倍数 (定重制) 纱线密度的检验 细度偏差 细度均匀性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值 条干不匀率 1.2.3. 纱的捻度 捻回 捻回角β 捻度的定义:单位长度纱所具有的捻回数。单位为捻/m或捻/dm 捻系数α 1.2.3. 纱的捻度 捻缩μ 捻向 捻度的检验 1。直接测量法 2。退捻-加捻法 1.3.1. 原料的混合 混合的目的 ①同品种的纤维原料经过均匀混和可达到性能一致,以便制成质量稳定的纱线。 ②不同品种的纤维原料经过均匀混和后可制成具有综合性能的混纺纱。 例1. 设涤棉干重混合比为65/35(涤/棉),在头道并条机上涤条为4根,棉条为2根,已知涤条线密度为了Ttl,求棉条线密度Tt2。 例2. 某混合棉中唛头327占43%,429占20%,227占22%,327占15%,求混合棉的品级 例3, 已知涤纶公定回潮率为0.4%,棉公定回潮率为8.5%,求65/35涤棉纱的公定回潮率。 1.3.2. 短纤纱的纺纱系统 (一)纺纱基本工序 ①开松、除杂和混和; ②梳理和制条; ③条子被牵伸拉细; ④加捻成纱; ⑤绕成卷装。 (二)基本纺纱系统及工艺流程 纺纱时纤维经历的加工工序和所用机器设备的总体统称为纺纱系统。 (1)粗梳棉纺、精梳棉纺、废棉纺。 (2)粗梳毛纺、精梳毛纺。 (3)亚麻长麻纺、亚麻短麻纺;苎麻长麻纺、苎麻短麻纺;黄麻纺。 (4)绢丝纺、铀丝纺。 第一章 复 习 题 1.什么叫配棉?它的重要性和目的有哪些? 2.简述原棉基本性质和成纱质量的关系。 3.配棉的原则是什么?怎样进行配棉? 4.简述化纤原料的选配目的、原则以及混纺成 分比例如何确定。 5.简述原料混和的目的、原则和方法。 6.某厂进行涤/粘混纺,其设计混纺比(即干重混比)为65/35,若实测回潮率分别为0.4%与13%,求该两种纤维的湿重混纺比。 图1-7 不同捻回角的纱 图1-8 圆柱面上螺旋线展开图 表1-3 棉型纱线常用的捻系数 图1-9 捻向 图1-10 不同捻向经,纬纱组成的效果 表1-4 梳棉(普梳) 纱的技术要求 表1-5 原棉混合形式 混合棉的品级为327。 图1-11 混棉帘及称量机组 表1-6 棉纺的三种纺纱系统及流程 表1-7 毛纺系统及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