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属基复合材料定稿PPT
* 压铸工艺中,影响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工艺因素主要有四个: ①熔融金属的温度、 ②模具预热温度 ③使用的最大压力、 ④加压速度。 * 在采用预制增强材料块时,为了获得无孔隙的复合材料,一般压力不低于50MPa,加压速度以使预制件不变形为宜,一般为1~3cm/s。 * 对于铝基复合材料,熔融金属温度一般为700~800℃,预制件和模具预热温度一般可控制在500~800℃,并可相互补偿,如前者高些,后者可以低些,反之亦然。 * 采用压铸法生产的铝基复合材料的零部件,其组织细化、无气孔,可以获得比一般金属模铸件性能优良的压铸件。 与其他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相比,压铸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材料的质量高且稳定,易于工业化生产。 * 2) 半固态复合铸造 半固态复合铸造主要是针对搅拌法的缺点而提出的改进工艺。 这种方法是将颗粒加入处于半固态的金属基体中,通过搅拌使颗粒在金属基体中均匀分布,并取得良好的界面结合,然后浇注成型或将半固态复合材料注入模具中进行压铸成型。 * 通常采用搅拌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时,常常会由于强烈搅拌将气体或表面金属氧化物卷入金属熔体中; 同时当颗粒与金属基体湿润性差时,颗粒难以与金属基体复合,而且颗粒在金属基体中由于比重关系而难以得到均匀分布,影响复合材料性能。 * 半固态复合铸造的原理 ①是将金属熔体的温度控制在液相线与固相线之间,通过搅拌使部分树枝状结晶体破碎成固相颗粒,熔体中的固相颗粒是一种非枝晶结钩,可以防止半固态熔体粘度的增加。 * ②当加入预热后的增强颗粒时,因熔体中含有一定量的固相金属颗粒,在搅拌中增强颗粒受阻而滞留在半固态金属熔体中,增强颗粒不会结集和偏聚而得到一定的分散。 ③同时强烈的机械搅拌也使增强颗粒与金属熔体直接接触,促进润湿。 * 主要控制工艺参数 ① 金属基体熔体的温度应使熔体达到30%~50%固态; ② 搅拌速度应不产生湍流以防止空气裹入,并使熔体中枝晶破碎形成固态颗粒,降低熔体的粘度,从而有利于增强颗粒的加入。 * 由于浇注时金属基复合材料是处于半固态,直接浇注成型或压铸成型所得的铸件几乎没有缩孔或孔洞,组织细化和致密。 * 半固态复合铸造主要应用于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因短纤维、晶须在加入时容易结团或缠结在一起,虽经搅拌也不易分散均匀,因而不易采用此法来制备短纤维或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 3) 无压渗透 工艺过程如下: ①是将增强材料制成预制体,置于氧化铝容器内。 ②再将基体金属坯料置于可渗透的增强材料预制体上部。 * ③氧化铝容器、预制体和基体金属坯料均装入可通入流动氮气的加热炉中。 ④通过加热,基体金属熔化,并自发渗透进入网络状增强材料预制体中。 * 无压渗透工艺能较明显降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但复合材料的强度较低,而其刚度显著高于基体金属。 * 例如以55~60%Al2O3或SiC预制成零件的形状,放入同样形状的刚玉陶瓷槽内,将含有3%~10%Mg的铝合金(基体)坯料放置在增强材料预制体上,在流动的氮气气氛下,加热至800~1000℃,铝合金熔化并自发渗入预制体内。 * 由于氮气与铝合金发生反应,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中还有AlN。 控制氮气流量、温度以及渗透速度,可以控制AIN的生成量。 * AIN在铝基复合材料中起到提高复合材料刚度,降低热膨胀系数的作用。 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Al2O3/Al的刚度是铝合金基体的两倍,而SiC/Al的刚度也达到钢的水平,但强度水平较低。 * 3.喷射沉积 首先,将基体金属在坩埚中熔化后,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喷咀送入雾化器,在高速惰性气体射流的作用下,液态金属被分散为细小的液滴,形成所谓“雾化锥” ; * 然后,通过一个或多个喷咀向“雾化锥”喷射入增强颗粒,使之与金属雾化液滴一齐在基板(收集器)上沉积,并快速凝固形成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如下图所示。 * 雾化金属液滴与颗粒共沉积示意图 * 喷射沉积法的优越性 ① 该工艺流程短,工序简单,喷射沉积效率高,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②高致密度,直接沉积的复合材料密度一般可达到理论的95%~98%; * ③属快速凝固方法,冷速可达103 ~106 K/s,故金属晶粒及组织细化,消除了宏观偏析,合金成分均匀,同时增强材料与金属液滴接触时间短,很少或没有界面反应; * ④ 具有通用性和产品多样性。该工艺适于多种金属材料基体,如高、低合金钢、铝及铝合金、高温合金等。同时可设计雾化器和收集器的形状和一定的机械运动,以直接形成盘、棒、管和板带等接近零件实际形状的复合材料的坯料; * 4.原位自生成法 在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增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