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 第12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5讲PPT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5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史料主旨
解读信息
史料一:南宋朱熹继承发展了“二程”思想,提出了天理论
史料二:指出了理学的积极作用
①“宇宙之间,一理而已”“无非这
理”→“理”是万物的本原,“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
②“……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
“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从关注生活和道德追求两个角度分析理学的积极意义
史料主旨
解读信息
史料一:陆九渊主张反省内心以得到天理
史料二:王阳明对心学的认识和获取天理的途径
“满心而发”→主张用本心去体验天理
“良知,不假外求”→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不需外求,强调“知行合一”
史料主旨
解读信息
史料一:李贽反对迷信孔子的批判思想
史料二: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
史料三:明清之际出现民主思想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
也”→反对君主专制
“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明清之际出现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进步思想
特点
表现
反传统、反教条
反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
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特点
表现
提倡“经世致用”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他们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卷Ⅰ、Ⅱ)
2014年
(卷Ⅰ、Ⅱ)
2015年
(卷Ⅰ、Ⅱ)
(1)宋明理学
——
T27,宋明理学(王阳明的心学)
卷ⅠT25,中国宋代儒学转折(“周孔”到“孔孟”)
卷ⅠT25,唐代三教地位变化(儒学发展演变)卷ⅠT26,宋明理学对人性的认识
卷ⅠT40,古代儒学思想演变历程及不同阶段的特征
(2)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T26,黄宗羲的反对君主专制思想
——
——
——
——
D
定位知识
解读题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
信息:朱熹说的“存天理”存的是孟子所说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朱熹说的“灭人欲”要灭的是荀子所说人之初性本恶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
主旨:“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爱之心。“人
欲”是私,是小恶,是人的自私之情。“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寻天理,循道而行。“灭人欲”就是去恶,克己省身,修身养性
辨析选项
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家继承和发挥孟子的性善论,并对其加以发挥,主张先天性善论,认为天命之性善而气质之性恶,因此需要“存天理,灭人欲”, 故C项错误,选D项。人性本善是孟子的思想,与题干“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不符,故A项错误;人性本恶是荀子的思想,与题干“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不符,故B项错误
审设问
知识角度:儒学思想的发展
设问角度: 评述材料中关于儒学思想发展的观点
设问限定: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读材料
关键信息:上世纪80年代前,儒学是被批判的;上世纪80年代后,对儒学的态度开始有一些改变;如今,儒学的复兴
关联教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审设问
知识角度:儒学思想的发展
设问角度: 评述材料中关于儒学思想发展的观点
设问限定: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列思路
“是什么”,指出你同意的观点,是批判、否定还是认可、复兴
“为什么”,说明理由是什么,史论结合,阐述儒学被批判、否定或者被认可、复兴的史实和结论
“怎么样”,站在历史的角度,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阐释、升华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型会议会务工作流程清单(培训讲学版).docx VIP
- 零碳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方案.docx
- DB35∕T 836-2015 学生服装标准规范.docx VIP
-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完整版) .pptx VIP
- 明配管支吊架的计算表.xls VIP
- 活动一《塑料制品大点兵》课件 沪科黔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二年级上册.pptx VIP
- 社区教育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污水处理优化软件:SuperPro Designer二次开发_(5).设备与物料流管理.docx VIP
- MSS SP-25中文 国外国际规范.pdf VIP
-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2025年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