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高分子合成工艺第五章
自由基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第五章
第五章
§5.1 液-液分散、聚并和液滴形成
图 悬浮聚合过程中单体液滴分散合一模型
将溶有引发剂的油状单体倒入水中,油状单
体将浮于水面上,形成两层。进行搅拌时,在剪
切力的作用下,单体液层先被拉成细条形,然后
分散成液滴。大液滴受力,还会变形,分散成小
液滴,如前图中的①、②。由于单体和水间存在
一定的界面张力,使液滴力图保持球形。
界面张力↑ 保持成球形的能力↑
形成的液滴↑
过小的液滴还会聚集成较大的液滴。搅拌剪
切力和界面张力对形成液滴的作用方向相反,在
一定搅拌强度和界面张力下,大小不等的液滴通
过一系列的分散——合一过程,构成一定的动态
平衡,最后达到一定的平均液滴直径。
由于反应器内各部分受到搅拌强度不同,所
以液滴直径大小仍有一定的分布。
搅拌停止后,液滴将聚集黏合变大,最后仍
与水分层,如前图中③、④、⑤过程。单体靠搅
拌形成的液滴是不稳定的。
§5.2 悬浮聚合成粒过程
在一定温度下,聚合开始后,随着转化率的提
高,每个小液滴内会溶解或溶胀有聚合物,使液滴
变得发黏,如果体系没有分散剂存在,当两个液滴
相碰时,很容易相互黏合而形成较大液滴,而不容
易被打碎。尤其是转化率在20 %~70 %范围,容易
发生结块,工业称此阶段为聚合危险期。
为防止液滴之间发生黏合而结块,渡过聚合危险期,
体系内必须加入分散剂,将液滴保护起来(如前图下半部
分所示) ,使聚合后的液滴(溶解或溶胀有聚合物的球珠)得
以稳定。
实际上,悬浮聚合聚合物粒子的形成过程,根据
聚合物在单体中溶解情况,可以分为均相粒子的形成
过程和非均相粒子的形成过程:
☆ 若形成的聚合物能溶解于自己的单体中,反应始
终为一相,则属于均相反应;其最终产物为透明、
圆滑、坚硬的小圆珠,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
酯等悬浮聚合反应,因此这种悬浮聚合也称“珠状
聚合”。
☆ 若形成的产物不溶于自己的单体中,在每个小液
漓内,一生成聚合物就发生沉淀,而形成液相单
体和固相聚合物两相,则属于非均相聚合反应;
最终产物为不透明,外形不规整的粉状小粒子,
如氯乙烯悬浮聚合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也称这
种聚合为“粉状聚合”。
搅拌的作用:使单体分散为液滴的必要条件;
分散剂的作用:防止黏稠液滴之间发生黏合的必
要条件,确保聚合渡过结块危险
期。
均相粒子的形成过程
均相聚合:苯乙烯、MMA 、醋酸乙烯酯;
产品形态:悬浮聚合物是透明、坚硬、光滑的圆珠
球型粒子。
均相粒子的形成过程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
前提:聚合物溶解于单体之中。
聚合初期:0.5~5mm液滴,引发剂在小液滴内分散,
引发聚合,转化率<20%。
聚合中期:化率20%-70% ,聚合物溶于单体,液滴
内为均相,发黏。
聚合后期:转化率达80% ,体积更小,体系由液相全
部转变为固相。
危
自 险
动 期 放
加 粘 热 提
速 度 量 高
现 增 最 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