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科学教育学门二之国科会计画撰写能力及研究方法工.ppt

提升科学教育学门二之国科会计画撰写能力及研究方法工.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提升科学教育学门二之国科会计画撰写能力及研究方法工

做研究的動機 九種基本研究方法 選擇研究方法 選擇何種研究法必須先考慮研究的目的: 量的研究 調查性研究法 相關性研究法 實驗性研究法 質的研究 個案研究法 俗民誌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 量的研究 驗證假設 testing hypothesis 質的研究 產生假設 generating hypothesis 教學研究之相關變項 教育研究流程圖 實驗研究法 目的:確定因果關係。 例子:價值澄清教學法對國小學生自我觀念的影響。 特性: 操弄:實驗處理 控制:混淆變項 觀察或測量:實驗結果 研究類型 真實驗設計 準實驗設計 多因子實驗設計 單一受試者實驗設計 實驗研究設計的效度 內部效度internal validity 問”實驗處理是否能產生差異?” 影響內部效度的因素:History, maturation, instrumentation, statistical regression, selection, experimental mortality, selection-matruation interaction 外部效度external validity 問”實驗結果可以普遍性的推測到什麼母群、情境、處理變項或測量變項 影響外部效度的因素:interaction effects of selection biases experiment variable, reactive effect of pretesting, reactive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procedure, multiple treatment interference 實驗研究法(續) 真實驗設計 實驗組(R) 控制組(R) R代表隨機取樣:形成實驗組與控制組 T1代表前測,T2代表後測:比較兩組之前測和後測差異,進而推論實驗效果 長方格表示實驗程序:一組有實驗處理,一組無。 分格線表示兩組相等:抵銷影響內在效度的因素。 外在效度:除前測外,其餘都得到控制。 實驗研究法(續) 隨機控制組後測實驗設計 實驗組(R) 控制組(R) R代表隨機取樣:形成實驗組與控制組。 T2代表後測,未安排前測:故可避免前測效應,提高外在效度。 但缺少前測,無比較實驗效果的基準。以後測分數進而推論實驗效果,相當冒險。 需做好隨機取樣,使兩組確實相等。 控制可能影響結果的變項。 用共變數分析,將混淆變項的影響做適當控制。 實驗研究法(續)準實驗設計 1.非隨機控制組前後測實驗設計 實驗組 控制組 沒有R代表非隨機取樣。 分格線控制可能影響結果的變項。 用共變數分析,將混淆變項的影響做適當控制。 實驗研究法(續)準實驗設計 2.時間序列設計 實驗組 實驗教學前施予數次前測(T1,T2,T3,T4),進行實驗教學,再進行數次後測(T5,T6,T7,T8) 比較各次測量結果,推斷實驗效果。 多次前後測比較,有內在效度, 取樣偏差及前測效應,影響外在效度 需採時間序列統計方法。 實驗研究法(續)準實驗設計 3. 多因子實驗設計 實驗研究法(續)準實驗設計 3. 多因子實驗設計 實驗研究法(續)準實驗設計 4. 單一受試者實驗設計 只對一個(組)受試者進行實驗,通常進行治療或行為矯正。 實驗者 A為無實驗處理,在建立基線;B為實驗處理,了解效果。 因只對一受試者特別安排,故有內在效度 實驗研究的方法和實施原則 控制研究誤差 一?研究誤差的來源 誤差的種類 隨機誤差(機誤chance error) 每次測量都有誤差,大小方向不等,不明原因 系統誤差(常誤constant error) 每次測量都會出現誤差,有固定方向,可辨識因素造成 誤差的控制,主要對系統性誤差 誤差的來源 研究者的誤差 1. 研究者的期望 研究者的預期影響受試者 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教師對學生的期望。自我應驗的預言。 2. 觀察的偏差 月暈效應(halo effect) :先入為主,以偏概全的觀察。漂亮,服裝整齊,能言善道者,印象好。 3. 研究者個人特徵 生理特徵:性別,年齡 社會特徵:身分,地位 心理特徵:焦慮,權威 研究經驗 受試者的誤差 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 受試者覺知參與研究,而有異於平常的積極表現。 在1927年1932年間,位於美國芝加哥的西電氣公司霍桑廠(Hawthorne Works of the Western Company),進行了一系列工作條件與生產力的關係研究。研究者發現工人的生產力隨著照明強度的增強而提高;可是當照明的強度逐次減弱時,工人的生產力仍然提高。研究者很快就理解到工人生產力的提高是因為工人感受到本身感受到研究者的關注,而不是因為照明強度的變化。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