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中名名复合词英译的框架语义学研究.docVIP

宋词中名名复合词英译的框架语义学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词中名名复合词英译的框架语义学研究.doc

宋词中名名复合词英译的框架语义学研 究 朱振琰李天贤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本文从框架语义学出发,研宂宋词屮名名复合词及其英译的框架对比。框架语义 学认为,要描述一个词语的意义,需把它置于相关框架之下。由于存在文化习 俗、生活方式、译者经历等因素的不同,源语框架与译语框架会存在各种差异。 木文探讨了宋词中名名复合词英译的框架内外转移,对比分析源语语义框架与 译语语义框架完全重合、部分重合、完全分离三种情况。 关键词: 名名复合词;框架语义学;宋词;英译; 基金:W家社科基金项目“宋词英译的框架赋值与构式配置实证研究”[项目编 号:15BYY030]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兴起以来,一些学者(如萧立明,2005;闻静,2012) 便开始研宄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学者开始用框架语义 学理论研宄翻译现象,如轩志峰(2011)阐述了框架语义学在原语文木和译语 文本中的功能,邓静(2010)评析了框架语义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Kussmaul (1994, 1995,2000a, 2000b, 2005)探讨了框架与创造性翻译的关系,Rojo (2002a, 2002b, 2009)则用框架语义解释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和幽默。但是,到 目前为止,运用框架语义学理论探究宋词中的名名复合词英译则很鲜见。 二、框架语义学 框架语义学是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Fillmorc在上世纪70年代屮期提出的语言 学理论,该理论提出了一种理解词汇与语法结构的意义方法。框架语义学出自经 验主义语义学传统,强调语言与经验之间的连续性,通过框架来展现经验主义 语义学的研宄成果。FillmoreAtkins (1994)进一步指出,框架表征有结构的 背景知识,一切概念系统都是通过框架来建立的。换言之,为了理解语言中词的 意义,首先要有一个概念结构,这个概念结构就是语义框架。本文将名名复合词 置于框架语义之下进行分析,意在为名名复合词在不同语言中的配置提供背景 和动因。 三、名名复合词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词结合在一起构成新词的方法叫作复合法,用这种方 法构成的词叫作复合词。汉语中经常会通过名词与名词的复合来表达这一概念, 其直接产物就是名名复合词。木文主要研究宋词中的名名双音节复合词,即由两 个单音节名词构成的一种词汇形式。方清明(2011)根据名名复合词的内部语义 关系,把这类复合词分为20种类型,如用途关系、部位关系、总体与部分关系、 部分与部分关系等。方清明对名名复合词的分类描述尽管非常详尽,但仍然存在 分类标准不统一、各个小类之间有重合等问题。 Hatcher (1960:356-373)认为,英语中绝大多数名名复合词可以用“XY”的四 种关系来表示,即“X”被包含在“Y”中(doghouse)、“Y”被包含在“X”中 (house cat)、“X” 是 “Y” 的起源(cane sugar)、“Y” 是 “X” 的起源 (sugar cane)。但实际情况则是,很多名名复合词不能根据这个原则进行处理。 所以,Ungerer和Schmid (2001:88-95)依据认知范畴理论解释名名复合词似乎 存在一定道理。他们认为,复合词应被看成是由两个源类別组成的,每一个成分 都会构成-个复合范畴。这种说法也得到了实验结果的证明,即一些复合词如 “apple juice与传统假设一致,核心范畴“juice”为复合词提供了更多的 属性。即便如此,他们还发现“raincoat, shoelace”等类似的复合词,与假设 不符,因为这些名名复合词的大多数属性,实际上来自修饰成分语“rain”或 “shoe”。他们还注意到,有些名名复合词会产生大量额外属性,而这些属性根 本不是从源类别中显露出来的,例如“wheelchair”。综上所述, UngcrcrSchmid认为,名名复合词的来源分类并不一定是从复合词的两个源类 别中提炼出来的,因此提出了来自于额外属性的观点,即与复合词类自身的属 性有关。 宋词中名名复合词英译的框架对比 本文以许渊冲英译本《宋词三百首》为语料来源,对比分析其屮十首词的名名复 合词及其英译。这十首词分别是欧阳修《采桑子》、姜夔《仙吕宫?暗香》、张 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别》、张先《诉衷情》、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张辑《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黄机《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辛弃疾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曹组《卜算子》、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根据分析发现,只有在这十首词屮,才可以找出1~2个名名复合词的形式,而 在其他词中并不能找到。 从上述十首词中共分析出18个名名复合词,即:笙歌、水面、梅边、词笔、竹外、 柳枝、杨柳,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江山、樯橹”,古今、黄机《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