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光打开化学之门的人--本生
引言 光谱分析法被称为“化学家的眼睛”,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人类探索物质的微观组成以及发现新元素的进程中起着不可么灭的作用。今天,让我们追寻着本生这位伟大化学家的足迹,一起见证这一伟大分析方法的发现。 小插曲:本生的手 发明了光谱分析法后,本生、基尔霍夫立刻观察不同原子的光谱,本生负责在火焰上加物资。当基尔霍夫透过目镜看到熟悉的黄色谱线时,他以为本生又放入了钠盐,可当他抬起头时,眼前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本生把自己的手指放在了本生灯上。原来,本生由于激动而落泪,突然想试一下眼泪的成分,于是就发生了刚才的一幕。 其实,本生非常喜欢自己设计仪器,常常熟练地吹制自己需要的玻璃仪器。经年累月的实验使他的手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茧,这样,他的手指不仅不怕酸、碱的腐蚀,甚至不怕150℃的酒精灯内焰的灼烧。 另外,本生将一生奉献给了化学,终身未娶。 小结 通过这次ppt的制作,让我从分了解了化学在人类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更坚定了学化学的信心;同时,经过对本生这位伟大化学家的了解,我意识到成为一名化学家不仅要精通本门学科,还要学会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不断拓宽化学的领域,让化学这门古老而神圣的学科永久为人类造福。 参考网站 * * 1.生平简介 2.主要成就:光谱分析法 3.光谱分析法简介 4.一些常见物质的光谱 5.其他成就 6.总结 罗伯特·威廉·本生(1811一1899):1811年3月31日出生在德国的哥廷根。他家是书香门第,从小受过良好教育。 1828回哥廷根上大学。师从著名化学家,元素镉的发现人斯特罗迈尔,1830年获得博士学位。 1833年,本生先后担任了哥廷根大学等学校的教师,1843年到布勒斯劳任化学教授,在这里他发明了著名的本生灯,但不幸因为化学事故而失去了右眼。在1859年和物理学家基尔霍夫一起创立的光谱分析方法。1860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荣誉奖章;1877年,本生和基尔霍夫共同获得了戴维奖:1890年,本生获得了英国工艺学会的何尔伯奖。 1899年8月16日,本生与世长辞,享年88岁。 光谱分析法可谓是本生一生中最伟大的发明,它向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鉴别物质的方法,但它的发现过程却并不顺利。早在1853年,本生发明本生灯时,他就发现不同成分的化学物质,在本生灯上的烧时,出现不同的焰色 ,例如钾盐灼烧时为紫色,钠盐黄色,锶盐洋红色,钡盐黄绿色,铜盐蓝绿色,钙盐砖红色。起初,他认为,他的发现会使化学分析极为简单,只要辨别一下它们的烧时的焰色,就可以定性地知道其化学成分。但后来研究发现,事情绝不那样简单,因为在复杂物质中,各种颜色互相掩盖,使人无法辨别,特别是钠的黄色,几乎把所有物质的焰色都掩盖了。本生又试着用滤光镜把各种颜色分开,效果比单纯用肉眼观察好一些,但仍不理想。直到1960年与物理学家基尔霍夫合作,一架直筒望远镜和三棱镜连在一起,设法让光线通过狭缝进入三棱镜分光 ,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光谱分析仪,开创了化学的新时代。 定义:利用光谱学的原理和实验方法以确定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称为光谱分析法。 常见分类: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等 。 物理原理: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外电子按其能量的高低分层分布而形成不同的能级,因此,一个原子核可以具有多种能级状态。 能量最低的能级状态称为基态能级(E0=0),其余能级称为激发态能级,而能最低的激发态则称为第一激发态。正常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核外电子在各自能量最低的轨道上运动。 如果将一定外界能量如光能提供给该基态原子,当外界光能量E恰好等于该基态原子中基态和某一较高能级之间的能级差E时,该原子将吸收这一特征波长的光,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相应的激发态,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以后处于激发态,但激发态电子是不稳定的,大约经过10-8秒以后,激发态电子将返回基态或其它较低能级,并将电子跃迁时所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去,这个过程称原子发射光谱。 下面是一些射线的波长及其对应的分析方法: 波谱区名称 波长范围 跃迁能级类型 分析方法 α、β、γ射线 0.005 nm~0.14nm 原子核能级 放射化学分析法 X射线 0.001 nm ~10nm 内层电子能级 X射线光谱法 光学光谱区 远紫外光 10 nm ~200nm 价电子或成键电子能级 真空紫外光度法 近紫外光 200 nm ~400nm 价电子或成键电子能级 紫外分光光度法 可见光 400 nm ~7560n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