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油菜育种 目标与资源 湘油15号长势长相 湘油15号角果 湘油15号植株 黄籽油菜 黑籽油菜 油菜种子 中国油菜面积、总产、单产 中国油菜生产情况(1998~2000年) 春油菜区 冬油菜区 油菜生产状况和问题 油菜是我国优势农作物,我国年产菜籽1000万吨左右,年缺口还达300多万吨。到2010年我国年需菜籽2000万吨左右 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生产的优势地区,但长江流域气候条件不利于油菜油分积累,种子含油量偏低,为提高我国油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急需优良油菜品种支撑 我国虽已育成一些双低油菜品种在生产上应用,但品质、产量和抗性尚需进一步提高,菜油的脂肪酸组成不能完全满足营养要求 劳动生产率不高 油菜种子的化学组成 油菜的利用 油菜的利用 部分 已开发产品 待开发产品 油分 低芥酸色拉油(食用油) 起酥油(食品原料) 人造奶油(食品) 亚油酸(成品药) 磷脂(医药、饲用) 维生素E(医药、食品添加剂) 高芥酸油(工业用) 芥酸酰胺(工业原料) 高油酸营养油 塑料 洗涤剂 涂料 燃料油 溶血剂(Hirudin) 饼粕 植酸(食品添加剂、保鲜剂) 浓缩蛋白(食用、饲用) 饲料、肥料 抗癌药(4-羧基3-吲哚甲基硫苷) 茎杆 饲料(青、粗),食用菌培养料,肥料 纤维板 菜花蜜(食用、医药),芥末 中国油菜育种成就 甘蓝型油菜替代白菜型油菜(1954~1970) 胜利油菜、跃进油菜的引进、推广,逐步取代白菜型油菜 甘蓝型油菜早熟品种替代迟熟品种(1960s~1985) 通过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和系统选育培育出一批早熟品种如西南302、湘油5号、宁油7号等 杂种油菜的兴起和发展(1972~ ) 1972年发现polima雄性不育株,1976年实现三系配套,1985年秦油2号通过审定并在全国推广,到2001年杂交油菜占油菜面积50% 双低油菜的兴起和发展(1978~) 1978年引进双低品种资源,开始双低油菜育种,1987年湘油11号第一个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到2001年双低油菜占油菜面积60% “优质(双低)” +“(杂种)优势”并举,产量+品质并重。 加拿大油菜育种成就 油菜含油量的变化与种植区域有关 由于油菜成熟期温度上升快,造成油菜高温逼熟,长江流域上中游地区油菜含油量低,属于油菜低含油量地区。 三高油菜新品种(组合)选育 高产: 5月下旬成熟,亩产达250公斤; 高含油量:黄籽,含油量42%; 高油酸含量:双低,油酸含量80%左右; 抗除草剂; 抗(耐)菌核病、病毒病和霜霉病。 油菜的产量构成 油菜 产量 = 单位面积 总角果数 × 每角 粒数 × 千粒 重 350~450 万角果/亩 20 粒/角 4 g/千粒 = 280~360kg/亩 单位面积总株数 单株角果数 7000~9000株/亩 500角果/株 × 甘油三酯的分子结构 甘油三酯生物合成步骤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调控 高芥酸油菜和低芥酸油菜的脂肪酸组成 高月桂酸油菜 硫苷的分子结构 不同类型油菜的硫苷组成 脂肪簇硫苷的水解产物 硫苷的生物合成途径 氨基酸链延长 侧链修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