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市万州区塘坊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红军长征课件 新人教版PPT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 吴起镇 胜利到达陕北(油画) 红一方面军:1934年10月10日从江西中央苏区出发,至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同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历经11省,行程25000里。是红军长征部队经过省份最多、行程最远的部队。 刘志丹 1903.10.4~1936.4.14 陕西保安(今志丹县)人 陕北苏区创建人之一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会师楼(甘肃会宁) 会宁全貌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 在长征胜利后到达陕北时的合影(1936) 1936年10月,红四、二方面军先后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bǔ]会师。标志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倍速课时学练 第三学习主题 第4课 红军长征 长征的开始 遵义会议 长征的胜利 课堂小结 第三学习主题 第4课 红军长征 导入 红军长征穿过草地(油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战胜了怎样的艰难险阻?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和气概?让我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去感受革命的艰难曲折,去体验伟大的长征精神吧! 长征的开始 井冈山会师(油画) 井冈山会师,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到1930年,全国建立革命根据地15个,红军发展到10多万人。 蒋介石手书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要抵抗外来侵略,必先求得国内统一) 蒋介石“围剿”红军手令 面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恐慌。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3月,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围剿”。1933年秋,蒋介石又调集100万军队向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围剿”。 红军前三次反围剿 战争胜败,不在于力量悬殊,而是取决于正确的军事思想和战术方针。 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项目 次数 时间 军队人数对比 领导人 反剿结果 国民党军队 中央红军 人数比例 第一次 1930.10 10万 4万 约2.5:1 毛泽东 胜利 第二次 1931.4 20万 3万 约7:1 第三次 1931.7 30万 3万 约10:1 第四次 1933.2 30万 7万 约4:1 周恩来 朱德 第五次 1933.9 50万 8万 约6:1 博古 李德 失败 红军反“围剿”胜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秦邦宪 1907.6.24~1946.4.8 化名博古(俄语“上帝”音译) 江苏无锡城内中市桥巷人 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之一 李德[奥托·布劳恩] 1900.9.28~1974.8.15 又名华夫 曾用名李特罗夫 德国慕尼黑人 共产国际派中国红色政权军事顾问 王明 1904.4~1974.3.27 原名陈绍禹(一说玉) 安徽金寨县(今属六安市)人 中共前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由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开始长征 江西瑞金武阳渡口(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了向西突围的漫漫征途。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最大的败仗是湘江战役。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同国民党军队在湘江地区浴血奋战,损失巨大,红军从长征开始时的86000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突破湘江 红军强渡乌江 蒋介石调集重兵,在红军通往湘西的道路上,布置新的防线。若红军继续西进,无异虎口投食。 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弃湘西、取贵州的主张,得到多数人赞同。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城。 强渡乌江 1935年时的贵州遵义城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战役是遵义战役。 1935年2月26日至28日,中央红军在贵州遵义地区击溃、歼灭敌人两个师又8个团。也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占领的最大城市。 遵义战役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会址 贵州遵义老城红旗路 (原子尹路) 遵义会议会场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集中研究了对挽救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1964年毛泽东题字 遵义会上及会后支持毛泽东的人们 后排左起:罗瑞卿、程子华、陈光、邓小平;前排左起:王首道、杨尚昆、聂荣臻、徐海东 毛泽东 周恩来 张闻天 王稼祥 朱德 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遵义会议 背景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战略转移初期,由于实行了退却中的逃跑主 义,中国共产党、红军极度削弱,频临绝境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1.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3.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1.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