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演示文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BeAg阳性CHB的派罗欣III 期临床试验 这是一个III期,随机,部分双盲,依照国际和地区间的GCP原则的有15个国家的跨国研究. 这个实验旨在比较在HBeAg阳性CHB患者中使用派罗欣联合或不联合拉米夫定及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的功效和安全性. 这个研究描述了在HBeAg阳性CHB中的最大的前瞻性研究数据.也是目前最早的将聚乙醇化IFN 与拉米夫定治疗做比较的唯一的研究. 研究方案 这是一个III期,随机,部分双盲,依照国际和地区间的GCP原则的有15个国家的跨国研究. This was a Phase III, 这个实验旨在比较在HBeAg阳性CHB患者中使用派罗欣联合或不联合拉米夫丁及单用拉米夫丁治疗的功效和安全性. 这个研究描述了在HBeAg阳性CHB中的最大的前瞻性研究数据.也是目前最早的将聚乙醇化IFN 与拉米夫丁治疗做比较的唯一的研究. Lau et al. AASLD 2004 主要入选标准 患者是肝活检证实 HBeAg-阳性的 CHB ,同时 HBV DNA 水平大于 500,000 cp/mL ,ALT 水平介于1-2倍正常值之间. 约 30% 患者有桥接纤维化/硬化,但都是代偿期的肝脏疾病 Lau et al. AASLD 2004 主要排除标准 失代偿肝病或合并感染的患者被排除.允许早先的抗HBV治疗,但在开始研究前不少于6个月. Lau et al. AASLD 2004 研究终点 主要研究终点是治疗结束后24周,HBeAg血清转化并且DNA抑制,低于100,000 cp/mL(持续应答). Lau et al. AASLD 2004 基线特性 基线特性通过3个研究组很好地平衡.这研究预先控制在男性,平均年龄23岁的亚洲患者,平均基线HBV DNA 水平约10 log10 cp/mL. Lau et al. AASLD 2004 治疗结束后24周(72周)HBeAg 血清转化 派罗欣(有或无联合拉米夫定)的HBeAg 血清转化率明显高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派罗欣单独治疗或联合用药的应答无明显差别. Lau et al. AASLD 2004 随着时间的过去HBeAg 血清转化率 这个幻灯显示HBeAg 血清转化是研究的主要功效.在所有的研究组,治疗过程中应答率稳定提高.拉米夫丁组,36周后应答率趋于稳定. 然而,治疗终止后只有派罗欣组应答率仍增加.治疗结束后24周,单用派罗欣组的HBeAg 血清转化率明显高于拉米夫丁. Lau et al. AASLD 2004 随访结束时的HBeAg血清转化率与基线ALT水平的关系 由于对传统IFN应答弱,目前的治疗指引不推荐治疗ALT低水平(2 x ULN)的患者 然而,低基线ALT水平的患者对派罗欣的应答与中等ALT水平的一样好 这些结果支持在HBeAg-阳性和低基线ALT水平(2 x ULN)的CHB患者使用派罗欣. 很高基线ALT水平(如 5 x ULN) 的患者有最大的机会获得应答. 不管基线ALT,用派罗欣治疗相比拉米夫丁有更高的HBeAg血清转化率.. Lau et al. AASLD 2004 随访结束后的 HBeAg血清转化(Week 72) 与基因型 按基因型划分治疗结束后24周(72周), HBeAg血清转化率无明显差别. 这研究中的大半患者感染在亚洲占主要地位的乙肝病毒B和C基因型. 高加索人中最常见的A和D基因型患者在这个研究中较少. 似乎可以推断感染A基因型的患者可能相比感染B,C或D基因型的患者对治疗的应答较好,但这观察基于的患者数较少. Cooksley et al. EASL 2005 随访结束后的 HBeAg血清转化(72周) 与基线 HBV DNA 治疗结束后24周,派罗欣治疗的基线HBV DNA水平 9 log10 copies/ml有53%机会发生HBeAg血清转化. 不管基线HBV DNA水平 ,用派罗欣治疗(?拉米夫定)相比只用拉米夫定有更高的血清转化率. Cooksley et al. EASL 2005 随访(第72周)末的HBV DNA 100,000 cp/mL 此研究其它重要终点: HBV DNA 100,000 cp/mL 也类似于 “HBeAg 血清转化”情况。说明派罗欣治疗(?拉米夫定) 在抑制DNA方面显著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 派罗欣单独治疗或联合用药的应答无明显差别. Lau et al. AASLD 2005 随访(周72)末的HBsAg消失和血清转换 HBsAg 消失被认为是治疗的最终目的.有3%接受派罗欣或派罗欣加拉米夫定的患者出现HBsAg消失,但单用拉米夫定组没有一例. HBsAg 转阴亚洲患者中有2% 的报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