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教育]教师交际与礼仪规范课件第一章
礼仪格言 国内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恭而无礼,则老。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孔子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旧唐书》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管仲《管子》 国外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约翰?洛克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吉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对于个人,礼仪是文明与教养的表现; 对于人类,是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前 言 礼仪概述 第一节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1、 礼仪的萌芽时期(公元前5万年-公元前1万年)2、礼仪的草创时期(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2世纪) 3、礼仪的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4、礼仪的发展、变革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前221年,东周时期)5、礼仪的强化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1796年) 6、礼仪的衰落时期(公元1796-1911年) 7、现代礼仪时期(公元1911-1949年,民国时期)8、当代礼仪时期(1949年-至今) 第二节礼仪和礼仪学 1什么是礼仪 礼, (1)本谓敬神,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2)为表敬意或表隆重而举行的仪式;(3)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辞海》 “尊敬之心,礼也。”------孟子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普遍遵循的文明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 它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器物、服饰、标识、象征等形式。 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表示尊重、友好的行为准则; 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示致意、问候、祝福等惯用的形式;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姿态、风度等外在表现,是礼仪在个人形象方面的体现; 仪式是指在特定场合按特定程序和方式表达礼貌、礼节的活动。 2礼仪基本特征: 一是规范性。 二是操作性。 三是差异性。 四是时代性。 3什么是礼仪学 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主要是一门应用科学。 主要属于道德的范畴,是一种上层建筑。 第三节为什么要学礼仪 礼仪是个人顺利进入社会的一把钥匙 礼仪是组织塑造良好形象和实现自身目标的有效手段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注重礼仪,保持尊严。 讲究卫生,爱护环境;衣着得体,请勿喧哗。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女士优先,礼貌谦让。 出行办事,遵守时间;排队有序,不越黄线。 文明住宿,不损用品;安静用餐,请勿浪费。 健康娱乐,有益身心;赌博色情,坚决拒绝。 参观游览,遵守规定;习俗禁忌,切勿冒犯。 遇有疑难,咨询领馆;文明出行,一路平安。 中央文明办 国家旅游局 2006年10月2日 最需要改变的十大礼仪行为 二十个礼仪细节 一.随地吐痰、擤鼻涕、乱吐口香糖。 二.无视禁烟标志,污染公共空间,危害他人健康。? 三.乘坐公交工具争抢拥挤,不遵守先下后上的规则。? 四.购物、参观争先恐后,插队加塞。 ?五.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呼朋唤友、扎堆吵闹。 六.大庭广众脱鞋或袜、赤膊袒胸,把裤腿卷到膝盖以上。 七.公共场合,毫不掩饰地剔牙、抠鼻子或化妆。 ?八.卧室以外的公共场合穿睡衣或衣冠不整。 ?九.说话脏字连篇,举止粗鲁专横,遇纠纷或不顺心事大发脾气,恶语相向。 ?十.在清晨和夜晚休息时间随意拨打电话。 十一.打探和议论他人隐私话题。 十二.不消费却长时间占据消费区域。 十三.吃自助餐时多拿。需自助服务的自助餐厅不收拾自用的餐具。 十四.不经同意随意翻看或使用他人物品。 十五.公共场合讲黄色段子等低级话题。 十六.践踏草坪,采摘花草。 十七.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占座,不给理应有座位的人让座。 ?十八.乘坐扶梯时,不遵守左侧急行右侧站立的规则,阻塞左侧急行通路。 ?十九.大量使用塑料袋等白色污染产品。 ??二十.不乐于帮助陌生人,看不见手提重物等等需要帮助的人。 第三节为什么要学礼仪 礼仪是个人顺利进入社会的一把钥匙 礼仪是组织塑造良好形象和实现自身目标的有效手段 礼仪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有序 第四节 礼仪的种类 按性质分, 按场合分, 按身份分, 按表现形式分, 第一章 教师礼仪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教师礼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