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孩子们的汉语环境堪忧
孩子们的汉语环境堪忧■孙君飞当下汉语言文字的应用,总体来说呈现“草率化、蒙”四大危机,有些人一味追求颠覆、拒绝规范,甚至“扭断语法的脖子”
漫画 小学生与汉语专家
漫画 网络语言
为了应对中考、高考,让孩子们克服畏难情绪,语文教师们“发明”了新的应试八股文,以不变应万变。《人民教育》曾刊登一篇文章,所举例子非常典型。有的老师告知学生,开头只要会说一句“屈原向我们走来……”,再加上脑子灵活,就能敷衍变通成文,不论遇到什么题目,均可如法炮制。200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为“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考生可写:“屈原向我们走来……他的爱国之情,像山一样沉稳……他的文思,像水一样灵动……”2005年,题目变为“凤头、猪肚、豹尾与人生的关系”,考生可写:“屈原向我们走来……‘帝高阳之苗裔兮’,他的出生正是这样一种‘凤头’……当他举身赴汨罗江时,他画出了人生的‘豹尾’……”2006年,题目变为“人与路”,考生可写:“屈原向我们走来,他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2007年,题目变为“怀想天空”,考生可写:“屈原向我们走来……他仰望着楚国的天空……”
孩子们现在的写作范式确实日益单一化、狭窄化,除了上面的应试新八股,有的孩子平时只看“80后”、“90后”写手的文章,只听流行歌星的歌曲,并模仿这样的文笔去练习写作。譬如,郭敬明的小说语言在中小学校园里风靡一时,孩子们群起而仿之,并且蒙过了语文老师的眼睛,得了高分,这更加剧了孩子们语言上浮华、空洞的趋势。最近,上海市举办了一次中学生作文大赛,在收到的1000多份作文中,陶渊明的诗句出现了28次,然而紧跟着周杰伦的歌词出现了24次,周杰伦文风的作文比比皆是,流行文化的偶像即将赶走汉语经典作家,难怪有些媒体称“陶渊明吃起了周杰伦的醋”。更有甚者,不少孩子走下网络,依然在网络语言里沉迷着,将作文搞成密码文本,不经翻译,老师们很难看得懂。
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汉语正在我们的课堂上渐行渐远,汉语的继承和创新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考验,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曾经无奈地对自己的孩子说:“想写好文章可以跟我学,可想作文拿高分就跟你们老师学。”可以想象,这个孩子能不想作文拿高分吗?而为了拿高分,他不得不掌握那套应试新八股,哪能有“闲心”去考虑自己笔下的文字究竟美不美、真不真?也有许多语文教师明白,鼓励学生多阅读经典作品,在生活中注意积累,加强写作训练的指导,和高考、中考作文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正途,但他们能够从容持久地让孩子们去阅读汉语的经典名著吗?一些语文教师干脆这样建议:孩子们负担太重,没有时间阅读上面所列的经典名著篇目,专家们何不编写教辅,让孩子们多做做题,不要再强迫他们去阅读原著了。你看,这样一来,我们的汉语教育不又回到老路上了吗?
优美汉语的远离,汉语运用的混乱,这不能全部归咎于我们的语文教师,他们也有自己无能为力的地方,除了应试体制的压抑,校园之外的汉语环境也是到了令人忧心如焚的局面,这不是几个语文教师振臂一呼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譬如,当下社会,人们的语言创造力极其旺盛,新词新语层出不穷,语言也要新陈代谢,这原本是好事,但问题是已经过多过滥,造成了很大的混乱。热爱旅游的人被叫做“驴友”、搞摄影的被叫做“色友”、嫁不出去的则被叫做“剩女”……这些新词新语很受孩子们的追捧,他们在引导不力的情况下,会不加选择地使用。还有一些更可气的,让你看了根本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天津某高楼取名叫“塔玛地”,杭州古街的一家饭馆卖起了“仁(虾仁)肉包子”,有的酒店将“粉丝”改叫“粉头”,一些成语也避免不了被篡改、被扭曲的命运……这些做法无非是为了标新立异,吸引眼球,而眼球经济从来不讲道德,从来不考虑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考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发扬光大。强势的电视文化在这方面也没有令人满意的表现,一些小品通过电视“创造”了不少流行语,可是又缺乏及时的引导和纠正,被孩子们误认为是正确的用法,如“相当地”之类,已被许多孩子当成同类副词中的最高级。一些电视剧的字幕错得十分离谱,大型革命历史剧《历史的天空》将“廉颇老矣,一饭三遗矢”打成“脸谱老爷,一翻三仪式”,要让廉颇听了,非气得吐血不可,观众也是看得一头雾水。这样的电视字幕叫孩子们看得长了,见得次数多了,在头脑里形成定式,再纠正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更不可思议的是,一些专家、教授、作家在写作时也是故弄玄虚,文笔怪异,不求美,不求真,不顾读者能不能够接受,也不顾读者群里还有不少孩子。一篇时评道:“不少人写文章,总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清晰的问题晦涩化,明白问题说得不明白,以此来显示自己是很有知识很有文化的。”说的就是这种现象。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经举过一个绝妙的例子来讽刺这种文风:“比如,说一堆萝卜,大家谁都明白。但是这就显得认识上太没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