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岳麓山文化底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受岳麓山文化底韵

感受岳麓山文化底蕴 俗话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岳麓山人杰地灵,风景名胜比比皆是,爱晚亭之幽,岳麓书院之深,麓山寺之古,云麓宫之清,以及白鹤泉、禹王碑、二南诗刻、隋舍利塔、印心石屋等等无不引人入胜。还有黄兴、蔡锷、蒋翊武、陈天华、等烈士、名人墓葬,在苍松翠柏之中更显庄严肃穆。验证了“青山有幸埋忠骨”的诗句。?就看到伟大的毛主席铜像伫立在正中央,铜像后面是毛泽东主席的真迹——沁园春·长沙,顺着青石路向上就看到了传说的岳麓书院,最显眼的莫过于千年古树,看到它顿生肃穆,岳麓书院自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而闻名于世。北宋真宗皇帝召见山长周式,颁书赐额,书院之名始闻于天下,有“潇湘洙泗”之誉。南宋张式主教,朱熹两度讲学。明代中后期,明世宗御赐“敬一箴”,王阳明心学和东林学派在此传播和交流,明清著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王夫之在此求学,清代,康熙和乾隆分别御赐“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额。千年学府,万名学子,振兴中华,时不我待告别了岳麓书院走过了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就来到著名的爱晚亭。爱晚亭,是毛主席早年读书之处,飞檐走壁,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位于岳麓山下清风峡中,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古枫参天。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由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倡建。后据湖广总督毕沅之意,取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将亭改名为爱晚亭。原为木结构,同治初改为砖砌。该亭古朴典雅,平面正方形。内金柱圆木丹漆,外檐柱四根,由整条方形花岗石加工而成。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覆以绿色琉璃筒瓦。亭内有一横匾,上刻毛泽东手迹《泌园春.长沙》一词,亭正面额朱色鎏金“爱晚亭”匾,亭中方石上刻有张南轩和钱南园游山的七律诗,?称“二南诗”。亭前石柱刻对联:“出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毛泽东同志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经常同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来此学习、登山、露宿和探求革命真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过了爱晚亭,再往上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麓山寺。位于长沙城西岳麓山碧虚峰下,该寺左临清风峡,右饮白鹤泉,前瞰赫曦丹枫、长岛湘流,后倚禹碑风云、深壑林海。始建于西晋泰始四年,寺初名慧光明寺,唐初改名为麓山寺。明神宗时更名为万寿寺,民国初年复名。始建之初会稽沙门位于岳麓山云麓和禹碑两峰之间的小月亮坪。墓坐西向东,由三层近百级石砌台阶步入墓地。墓碑用一整块四棱形乳白色岩石琢成,东向正中嵌铜板,上刻“黄公克强之墓”。墓表四周绕以石基柱的铁栏杆,前有拜台、石凳,地面铺以花岗岩,外围广植松柏、香樟。是岳麓山最大陵墓之一。墓的右下方有黄兴墓庐。墓庐附近,池塘亭榭,曲桥回廊,幽雅恬静,形成“园中园”建筑小群体。?岳麓山是融中国古文化精华的儒、佛、道为一体的文化名山。它包容了历史上思想巨子、高僧老道、骚人墨客共同开拓的岳麓山文化内涵。山下,是列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1000多年来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教学,培养了一大批经世致用的栋梁之才,如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蔡锷、陈天华、杨昌济、徐特立等。山腰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的古麓山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湖南省佛教的发源地和中心。?? 当你漫步幽径,展现在你面前的不仅仅是满目风光:讲堂,书楼,寺庙,道宫,古迹随你的脚步一一显现。书香与花香一起飞扬,自然和人文历史在这里相交辉映。这不就是古代先哲所苦苦追求的“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