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4学时.ppt

[理学]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4学时.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学]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4学时

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4学时) 第一节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2学时) 第二节 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2学时) 第一节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一、微生物的分离 二、微生物的保藏技术 三、微生物的显微技术 一、微生物的分离 (一)稀释平皿分离法 (二)平皿划线分离法 (三)稀释摇管法 (四)单孢挑取法 (五)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法 微生物的纯培养 自然环境如土壤和水中,通常栖息着的是许多不同微生物混杂在一起的群体 要研究微生物生长,首先必须把它从混杂的微生物类群中分离出来 纯培养(pure culture):微生物学中将在实验条件下从一个单细胞繁殖得到的后代 (一)稀释平皿分离法 稀释平皿分离法:将分离样品作一系列的稀释,使样品中微生物细胞充分分散,并培养于琼脂平皿上(内)长出微生物菌落的方法 如果稀释度合适,就可出现分散的单菌落,它可能就是由一个微生物细胞或同源细胞组成的微菌落繁殖形成的 挑取该单菌落,便可得到纯培养 一、微生物的分离 (一)稀释平皿分离法 (二)平皿划线分离法 (三)稀释摇管法 (四)单孢挑取法 (五)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法 (二)平皿划线分离法 平皿划线分离法:倒置琼脂平皿,用无菌接种环挑取一定量的待分离材料,在培养基表面通过各种方式的划线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这种方法是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面”逐渐稀释,划到最后,常可以形成单菌落 挑取该单菌落,便可得到纯培养 一、微生物的分离 (一)稀释平皿分离法 (二)平皿划线分离法 (三)稀释摇管法 (四)单孢挑取法 (五)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法 (三)稀释摇管法 稀释摇管法 :对氧气敏感的厌氧性微生物所采用的分离方法;将一系列盛无菌琼脂培养基的试管加热使琼脂熔化后,冷却并保持在50℃左右,用这些试管进行梯度稀释待分离材料,试管均匀,冷凝,倾注一层灭菌液体石蜡和固体石蜡的混合物,将培养基和空气隔开 培养后,菌落形成在琼脂柱的中间,挑取和移植单菌落 一、微生物的分离 (一)稀释平皿分离法 (二)平皿划线分离法 (三)稀释摇管法 (四)单孢挑取法 (五)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法 (四)单孢挑取法 单孢挑取法:首先对样品进行充分稀释,用单孢操作器在解剖显微镜下将一个单独的细胞或孢子直接挑选而出,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使之形成单菌落 此法常用于真菌单孢子的分离,需要熟练的技术 一、微生物的分离 (一)稀释平皿分离法 (二)平皿划线分离法 (三)稀释摇管法 (四)单孢挑取法 (五)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法 (五)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法 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法:采用适宜的选择性培养基能自微生物混杂的基质内分离和鉴定某种微生物的方法 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物质和环境因素的要求不同:如在不含氮素的Ashby培养基可用于筛选固氮细菌 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的化学试剂如消毒剂、染料、抗生素等具有不同程度的抵抗能力:如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能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生长 二、微生物的保藏技术 (一)菌种保藏的目的与原理 (二)菌种的保藏方法 (一)菌种保藏的目的与原理 菌种保藏:就是根据微生物菌种特性及保藏目的的不同,给菌种以特定的条件,使其存活而得以延续 目的:收集各种研究、教学和生产性菌种;高质量保藏;可提供交换和使用 基本原理:将菌种保存于不良环境中,如干燥、低温、缺氧、黑暗、营养饥饿等而使其代谢速率极为缓慢或处于休眠状态;或将菌种不断在新鲜培养基上转接传代 二、微生物的保藏技术 (一)菌种保藏的目的与原理 (二)菌种的保藏方法 (二)菌种的保藏方法 1、国内部分菌种保藏中心 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CCGMC):中科院微生物所,北京 (AS),真菌、细菌;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 (AS-IV) ,病毒 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CICC):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南京 (ID) ,真菌 ;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 (NICPBP) ,细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北京 (IV) ,病毒 2、国外部分菌种保藏中心 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ATCC); 北部地区研究实验室(NRRL) 英国:国家典型菌种保藏中心(NCTC) 日本:大阪发酵研究所(IFO) 三、微生物的显微技术 (一)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 (二)微生物的显微技术 (一)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 1、普通光学显微镜 2、暗视野显微镜 3、相差显微镜 4、荧光显微镜 5、透射电子显微镜 6、扫描电子显微镜 三、微生物的显微技术 (一)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 (二)微生物的显微技术 (二)微生物的显微技术 1、活体观察 2、染色观察 1、活体观察 活体观察:可采用压滴法、悬滴法及菌丝埋片法等在明视野、暗视野或相差显微镜下对微生物活体进行直接观察 应用:可用于专门研究微生物的运动能力、摄食特性及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如细胞分裂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