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安徽专版)名师课件:3.1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技巧 (共18张PPT)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技巧考法互动研析例(2017·安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5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欲居九夷①。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选自《论语·子罕》注①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解答此题有三种方法:(1)根据平时的识记积累作答,如“鸿儒”“案牍”等在课下注释都出现过,平时加强识记积累即可。(2)根据语境推测。如联系“有仙则名”,能够推测“名”的意思是“出名”,属于词类活用。(3)查字典。如“斯”“欲”的意思也可以通过查字典解决。参考答案(1)出名 (2)这 (3)博学的人 (4)公事文书(或“官府公文”) (5)想,想要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考点一解释文言词语?方法技巧理解文言词语,常用的方法有:(1)因形求义。通过字形结构来推断词语的意思,如:“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中的“趋”,是形声字,“刍”表读音,“走”表意义。(2)课文迁移。联系所学课文中的语句来帮助推断词语的意思。如解释“或曰:‘食菱须去壳’”中的“或”字,联系“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可知,“或”是“有人”的意思。(3)成语印证。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借助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成语“赴汤蹈火”与“媵人持汤沃灌”中的“汤”都是“热水”的意思,它们相互印证。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4)结构判断。根据前后句式结构来推断词的意思。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中的“居”与“处”相对,都是“处在”的意思。(5)语境推断。通俗地说,就是将所考实词的某个意义还原到文中,再根据语境事理来推断它是否与原文事理相吻合。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异同”,指两个相反的词:不一样和一样。将这两个意思都还原到文中,“不宜异同”就无法理解。因此,“异同”的词义应有所偏重,在这里偏重在“异”上。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2.翻译下列句子。(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或曰:“陋,如之何?”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时,不但要把握特殊句式,还要注意抓句子中的关键词,它们往往是得分点,如第(1)句中的“上”“入”,第(2)句中的“或”。需要注意的是,第(2)句出自课外,“如……何”属于固定结构,结合语境,该句应翻译为:有人说:“(那个地方)非常简陋,怎么能住呢?”参考答案(1)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2)有人说:“(那个地方)非常简陋,怎么能住呢?”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考点二翻译文言语句?方法技巧翻译古文要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字字落实,准确翻译,恰当转换古今句式,巧妙处理古代修辞,译出原文的语气和风格特点。其基本步骤为:第一步,逐字解释,即把文言词语逐一解释为现代汉语,特别要注意句子中关键词意思的落实。第二步,串词成句,即把词语的解释串结、连缀成句。如:“劳其筋骨”,句中的关键词语是“劳”,应译为“使……劳累”。全句可译为:“使他的筋骨劳累”。若译为“劳累他的筋骨”,那就错了。第三步,调整润色,对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更应做到这一点,尽可能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3.(原创)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子 欲 居 九 夷思路点拨“夷”意思是“孔子打算在九夷居住”,按意义停顿应为“子/欲居/九夷”。参考答案子/欲居/九夷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考点三划分朗读停顿?方法技巧文言文朗读停顿划分方法:(1)主谓之间要停顿。(注:主语是单音节人称代词,此处停顿可忽略不计)如“醉翁之意/不在酒”。(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如“受任/于败军之际”“余/尝求/古仁人之心”。(3)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如“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其/如土石何”。(4)语句倒装处要停顿。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5)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如“是/进亦忧,退亦忧”。(6)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如“人不知/而不愠”“夫/环而攻之/而不胜”。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7)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今齐地/方千里”“今/天下三分”。(8)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年1月14日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九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doc
- 2018年1月18日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九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doc
- 2018年1月20日 周末培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doc
- 2018年1月22日 几何图形-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上册).doc
- 2018年1月22日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一)-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doc
- 2018年1月21日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doc
- 2018年1月23日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二)-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doc
- 2018年1月21日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数学(理)二轮复习.doc
- 2018年1月21日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数学(文)二轮复习.doc
- 2018年1月24日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三)-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doc
- 2018年中考语文(云南专版)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第10篇 小石潭记 (共25张PPT).ppt
- 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安徽专版)名师课件:4.2 专题二 作文题型突破方法 (共71张PPT).pptx
- 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安徽专版)名师课件:4.1 专题一 考场作文如何练成 (共85张PPT).pptx
- 2018年中考语文(云南专版)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第15篇 爱莲说 (共18张PPT).ppt
- 2018年中考语文(云南专版)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第11篇 陋室铭 (共15张PPT).ppt
- 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第二篇 现代文阅读 第二讲 非文学类作品阅读 专题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共134张PPT).ppt
- 2018年中考语文(云南专版)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第14篇 记承天寺夜游 (共17张PPT).ppt
- 2018年中考语文(云南专版)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第16篇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共28张PPT).ppt
- 2018年中考语文(云南专版)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第13篇 醉翁亭记 (共28张PPT).ppt
- 2018年中考语文(云南专版)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第1篇 《论语》十二章 (共25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