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云南地区)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第12篇 岳阳楼记(共38张PPT).ppt

2018年中考语文(云南地区)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第12篇 岳阳楼记(共38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中考语文(云南地区)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第12篇 岳阳楼记(共38张PPT)

C 3.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4. 概括【甲】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5.【乙】文既体现了赵威后______________的政治思想,又体现了她___________的标准,请从【甲】文中找出与之相照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民为本 选拔贤士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语文 云南专用 第12篇 岳阳楼记 考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 (今江苏苏州)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少有大志,虽曾吃粥度日,仍苦学不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正不阿,主张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年病逝于徐州,谥 “文正”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二、重点字词句 1. 通假字 (1)百废具兴 ______通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2)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通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具 俱 全,皆 属 嘱 嘱托,嘱咐 第二年 规模 动词,写文章 广远 详尽 迫近 日光 国都 没有(SJ:非,如果没有) 荒废了的事业 贤明之人 说坏话 在……之前 在……之后 向北 向南 看 景象 一片 全 或许,也许 有时候 天空 消散 顺利 通向 和乐 和煦 到 兴办 扩大 胜景,好景色 早晨 日光 昏暗 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雄伟景象 尽,这里有远通的意思 连绵的雨 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冲向天空 隐藏 光辉(YW:光芒) 隐没 形体 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鸟停息在树上,这里指停歇在水中小洲上 形容草木茂盛 天气放晴 美丽的鱼 荣耀 一起 拿、握、端着 曾经 探求 这,这是 退职,引退 归依(YW:归附) 助词,的  代词,代这件事  连词,来  介词,因为  那么  副词,表肯定,相当于 “乃”,就是  连词,表因果,相当于 “就”  连词,那么  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 7. 重点句子翻译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它好像)口含着远处的山峦,吞下了长江的水,浩浩汤汤,广远无边。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就是岳阳楼的宏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4)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浪头几乎腾上天空。 (5)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湖面上浮动的月光闪耀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浸在水中的璧玉。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平民百姓而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而担忧。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与上面两种心情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互文句】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担忧之前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 三、文意理解与探究 1. (2015安顺)请你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中的“异”指什么内容? 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2. 文章以“情” 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 迁客骚人的情:   古仁人的情: 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   以物喜,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  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 3.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和“退”各是什么意思? “进”:在朝廷做官(或“居庙堂之高”)  “退”:不在朝廷做官,退隐江湖为民(或“处江湖之远”) 4. 本文主要是表达作者的旷达情怀和政治抱负,为什么还要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洞庭湖在不同天气下的景色? 描写洞庭湖的景色,是为了突出迁客骚人在不同景色下的悲喜心情,与下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为表达作者的政治抱负做铺垫。 5. 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因为前人对岳阳楼的描绘已经很详尽了,作者另辟蹊径以湖的景色来烘托岳阳楼,用湖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