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做教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今天,我们这样做教师 ——读王晓春老师《今天怎样做教师》有感 为人师表,是件很难的事情,但正因为难,才鞭策我们这些从教的人不断地去探究、去创新、去塑造,以最大的可能实现教育魅力在于鼓舞与唤醒的新境界。因此,有幸拜读了王晓春老师的《今天怎样做教师》一书,视野开阔,大有豁然开朗之感。兴奋之余,将碰撞出的火花整理归纳为《今天,我们这样做教师》,以飨各位教育同仁。 (1)我们的工作是否体现出“热爱” 一个雨夜,一对老夫妻来到一个宾馆,要求住宿。值班的小伙子告诉他们没有空房了。老夫妻很焦急,外面的雨实在太大了,又是深夜。小伙子见状,很热情地说:“我有一间宿舍,今晚空着,就是脏了一点,如不嫌弃,凑合一宿怎样。”老夫妻只好接受建议。 几年以后,小伙子突然接到一封国外来信,这封信是那对老夫妻写来的,信上说:你的热情让我们久久难忘,因为年事已高,希望你能来继承我们的事业。 从中看出,小伙子正是凭借着对本职工作的无限热爱,才唤起了他对顾客的极大热情,进而激励他去勤奋地、创造性地工作,最终取得了事业的成功。 由此,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人生哲理:热爱即热情,热情即成功。这也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需要坚持的。要知道,每个学生都有着他的可爱之处,试着和每一位学生沟通,试着去寻找每个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不要只盯着他们的缺点,你会发现每个学生其实都是挺棒的,慢慢的你会喜欢每一个学生。 我们不能苛求教师对每个学生都付出温度极高的爱,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私人的爱,应该主要是职业的爱,即,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能够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自己学生,也能扩而广之,到教师中,到集体中…… (2)我们的工作是否体现出“尊重” 比爱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可能不在意教师的爱,但非常看重教师对他的尊重。如果教师找不到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感觉,就永远只能是一个“管学生的官”,谈不到是真正的教育者! 有个学生在周记上记录了老师对学生讽刺的语言、挖苦的语言和贬损的语言,无奈之余,就用这样一句话结束他的评点,“老师,我们不得不怀疑,您是不是真的为了我们好?!” 可以想象,如果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有了这样印象,他的权威何以树立,他的教育何以实施,它的尊严何以维系,他的才华何以展示。由此我们想到,讽刺、挖苦学生,不是抬高自己、抒发傲气、展现艺术的一种方式,这是很庸俗的方法,绝对是口服心不服。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更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策划与设计,通过自己的关爱、理解与尊重给学生创造关爱与尊重的机会。 (3)我们的工作是否体现出“引领”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能感受到“学生的笑脸来自教师的阳光” 这样一点,不管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还是个别交流,学生都会有意无意地跟着老师的感觉走,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自己最信任的引领者。 然而,在王晓春老师的教学案例“一本书的较量”中,我们却看到了个别老师单向思维的一面。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这位老师很执着地要求着学生:把书给我好吗?——请把书拿出来——那请老师来拿——那让班主任来拿——我现在就打电话给你爸爸,让他来拿——就在我快要按键的一瞬间,学生迅速拿出一本书(不是所看的课外书)——当一个键一个键地按下号码时,学生很不情愿地拿出所看的书…… 分析这位老师的教育过程,实际上是非常机械地按照“自我”的习惯思路来执行“管理”。然而,在学生并没有按老师起初的设定走,学生不交,这样一来,教师的想法就出现了转折,他的思路重点立刻从“维持纪律”转变成了“维护个人威信”,于是,这位老师在教学时间,竟然置多数学生于不顾,如入无人之境地与一个学生“单练”起来了。这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吵架”了,更谈不上引领了。特别是在课堂上,我们要时刻地把教育教学的基准点放在全体学生身上,而不要为了自己的“眼中钉”。像类似事情的处理,老师要注重换位思考,是否可以提醒一下学生把课外书收起来,继续讲课,但课下必须要找他谈一谈,像朋友一样跟他分享读课外书的快乐(只要是好书),同时,提醒他学会自我控制。 (4)我们的工作是否体现出“爱护” 关注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任,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是要做到“爱护”,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注重并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因为没有哪一位家长希望自己孩子受到违纪处分,没有哪一位家长愿意将自己孩子的隐私记入档案,也没有哪一位家长会轻易地放弃对自己孩子的教育。 尽管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给学生以足够的关心与教育,但绝不会消除个别学生的违纪或多次违纪,虽然这让我们的老师生气、恼火、伤心,甚至有点不能忍受,但不管什么情况,作为老师也必须要保持足够的理智,特别是对出现了偷盗和男女交往过密现象学生的教育,我们更应该和王晓春老师站在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